第137页

魏其琛没有像以前一样劝他少喝酒,而是毫不犹豫地抄起酒壶给他倒了一杯酒。

他攥住皇帝抖得像筛糠一样的手,轻声道:“陛下,这是东川进贡的美酒,你尝尝。”

皇帝的嘴张张合合,最后是魏其琛将他扶起来,慢慢地将酒液送进了皇帝的口中。辛辣刺激的味道使得皇帝的精神好了一些,他看着亭外仿佛许多年都不会变的圆月,喃喃道:“则化,一眨眼,我们都已经老了。”

这里没有旁人,也没有大齐皇帝和他的首相魏其琛,有的,只是两个志同道合的好友。魏其琛摸摸皇帝掺杂着青丝和白发的头发,道:“是呢,毕竟,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

皇帝道:“当初你我也是在这样一个圆月之夜许下了海晏河清的心愿,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说的话多少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可如今,新的法度已经建立,督察院监督百官,百姓安居乐业,大齐也和离北解冤释结,成为了盟友共抗蛮族,我们当初的心愿已经一步步实现了,甚至比我们刚开始想象的还要好。”

魏其琛道:“是的,陛下,我们成功了。”

皇帝道:“则化,你要是走在朕前面多好啊。”

魏其琛愣了愣。他知道皇帝说这话的意思不是盼着他早死,只是他身为一个孤臣,将全部的身家性命全系在皇帝一个人身上,皇帝在时,自然是风光富贵,可若皇帝死了,他顷刻之间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他的后果会怎么样,早在当初在东川和逍遥王达成共识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并坦然接受了。可是其他人没有,皇帝和皇后,雍王和逍遥王,还有林巍、宁怀钦,这些人都问过他打算将来如何。尚且年轻的魏其琛能轻快地说出“说不定我命短”的话,壮年的魏其琛能无惧地说“此生无愧于己”,而如今,他已年过五十,非但没有短命而亡,甚至所有和他息息相关的重要之人都走在了他前面。他看着眼前几近油尽灯枯的皇帝,慢慢蹲在了他面前,声音很轻却无比悲戚地说道:“你们一个个都说担心我,可怎么都走得比我快啊!”

皇帝也摸了摸魏其琛头上的白发,道:“则化,我给你留下了一道遗诏,关键时刻,它可以保全你的性命。我不愿意你和史书上那些孤臣一样落得一个悲惨凄凉的下场,你离开官场之后,是隐居山林也好,是寄情山水也罢,只要你能好好地活着,你听明白了吗?”

魏其琛点点头,但没有答应。

“再陪我喝一杯吧。”

“好的,陛下。”

魏其琛起身给皇帝倒酒,刚摸到酒壶的提手,他听到皇帝道:“叫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