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 22 章 给咱妈鼓掌

认真说起来,张惠还没给男人做过衣服,虽然觉得衬衣不难做吧,张惠还是跑回家跟她妈取取经。

陈建林嫉妒了:“我还是你的双胞胎哥哥,你都没给我做过衣服,合适吗?”

张惠正忙呢,没空理他:“你走开。”

“好啊张惠,你有了男人忘了哥哥,你太不像话了你!”

张惠推开他:“你自己去买布,买回来我给你做行不行?”

“哼,没诚意。”

张惠双手叉腰:“怎么没诚意了,江明彦的做衣服的布也是他自己选的,自己给的钱。”

张建林噗嗤笑了:“好一个江明彦,在我面前炫耀你亲手给他选布做衣服,原来都是他自己选的,还是自己给的钱。”

还有这样一回事?

张惠睁大眼,连忙说:“你可别戳穿他。”

“那肯定不会,我自己偷着乐行不。”张建林嘿嘿直笑。

陈丽芳帮闺女剪裁好:“缝纫机在那儿,你自己慢慢缝吧。”

“好。”

家里这个缝纫机买了好几年了,当初大嫂嫁进来的时候,大哥用他存了好久的工资买的。

张惠做好衣服回去,叫江明彦过来试衣服。

江明彦试了试,肩膀很合适,袖子的长度也很合适,他侧身照镜子:“咱们家要不要买一个缝纫机?这样你不用跑爸妈家去,你也方便点。”

“没必要。”张惠打量他挺拔的身形:“一年都做不了几件衣服,没必要专门去买缝纫机。”

再说了,爸妈家离他们家也就几分钟的距离。

大哥大嫂和二哥也不会嫌弃她整天往娘家跑,她更不会觉得有什么。

“雨再这么下,我看衬衣加外套也穿不了几天,估计该准备棉衣了。”

张惠嗯了一声,棉衣,多少年没穿过棉衣了,不知道还习不习惯。

江明彦笑着说:“我上次不是跟你说,大嫂认识一个非常厉害的裁缝么,大嫂每年冬天都会在那里做一两件冬装,北边生产的羊绒布,做出来的大衣非常好看。”

“我看啊,咱们都不用准备冬天的衣服,妈和大嫂肯定会给咱们准备。”江明彦看了一眼镜子,两个人站在一起,真相配。

说起准备东西,张惠说:“最近搜罗了好多面粉,家里也不缺油,现在天气也凉了,寄吃的不怕路上坏了,等过几天,我们做些吃的给爸妈和大哥大嫂寄过去。”

“你有心了。”

“爸妈和大哥大嫂他们惦记我们,我肯定领情。”

秋天的雨得的心烦,特别是沈燕,她妈叫她试试结婚那天穿的红外套,沈燕不高兴。

“反正也是下雨天,这么好的衣服,穿出去给淋坏了,多心疼啊。”

“就算下雨也淋不着你,到时候出门的时候,叫你大哥背你出门,再叫你二婶家的闺女给你撑伞。”

“啊,那也不用这么隆重,叫人说嘴。”

他大哥托人从上海带回来的大红布料,她妈专门请了亲戚里面福寿双全的老太太给缝了几针,一件衣服,全是家里人对她的心意。

沈燕穿的时候很小心,心里暖暖的。

“妈,真好看,你们费心了。”

沈燕她妈笑起来:“一辈子就一回,费点心也没什么,只要你以后过得好,我和你爸就放心了。”

沈燕红了眼睛。

“哭什么哭,还没到结婚那一天呢。”

沈燕跺脚:“我哭这个破天气,雨怎么还不停。”

“啊!我不想下雨天结婚!”沈燕崩溃。

沈燕十月二十八结婚,腊月二十六雨停了,第二天就是大太阳,就跟夏天似的,稀泥地干了一半。

要是条件允许,沈家和严家人简直想去找个庙烧香,感谢老天爷开眼。

这些天被两家人咒骂的那个算日子的神人,高兴得在家哈哈大笑,他就说么,二十八这个日子,不用算,一听就是好日子。

不管怎么着吧,反正沈燕的心情好了,唯一让她有点不高兴的,就是这热的太快了吧,别说衬衣加外套,中午最热的时候穿短袖都嫌热,也就是早晚凉快。

结婚当天穿的大红衣服,那个布料的厚度,里面加一件衬衣,初冬都可以穿。

张惠听她抱怨完:“你就知足吧你,总比下雨天好。”

“那也是。”

沈燕笑着说:“明天你可要早点来,你是我的好朋友,要送我出门的。”

“那肯定,我明天一早就到。”

张惠说到做到,第二天严家迎亲还没过来,张惠就到沈家了。

“请假过来的?姐妹真够意思。”沈燕穿着一身红衣服,笑颜如花。

张惠笑道:“今天是工作日,不请假我还能想来就来?”

“哎,庄红来了之后,咱们现在日子可难过了。”

“别说这些不开心的,严卫华他们要到了吧。”

“嗯嗯。”沈燕小声说:“我妈又去找那个算日子的人,那人说十点十六分是吉时,到时候肯定要踩着点儿出门。”

厉害!张惠竖起大拇指。

算日子这样的封建迷信自己知道就行了,说出去没意思,万一碰上脑子有坑的,给你举报一波,那真是倒血霉了。

沈燕她妈看到张惠,猛夸她长得好看,把张惠都夸的不好意思了。沈燕大嫂说还有一会儿迎亲的才到,请张惠去客厅喝糖水。

“那你先收拾,我一会儿就来。”张惠顺手把红包塞给她。

“嗯嗯,一会儿你陪我出门。”

张惠出门口,沈燕她妈关上门:“我的个乖乖,这就是严卫华之前追求的姑娘?长得也太好看了吧。”

沈燕把红包塞兜里,笑着说:“妈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没必要,张惠就不是那种人。”

“你才认识人家多久,你怎么知道她是什么人。”

“妈,就你觉得严卫华样样都好,那是你没见过张惠她男人,长得那叫一个英俊帅气,还是首都过来的技术员,等三年后人家回去,张惠肯定要跟着去首都。”

“去首都?去这么远的地方,还是你这样嫁得近才好。”

“那你是瞎担心了,你不知道,张惠他们结婚的时候,江家全家人都来了,都是体面人。江家参加完婚宴第二天就赶回去了,没过多久又给张惠寄了大包裹,裙子好几条呢。”

沈燕她妈拍拍她胳膊:“行了,别羡慕人家了,严卫华算是不错的了,独生子,以后他爸妈存下了的东西不都是你们的?你说想住院子,严卫华还不是听你的马上托关系去买了个院子?”

“他嘛,也还行吧。”沈燕笑的十分甜蜜。

“你呀,跟我口是心非就算了,你对严卫华可不能这样,觉得他好就多夸夸他。”

“还有,严卫华爸妈就他一个儿子,老两口以后肯定要你们照顾的,你别乱发脾气,趁早和他爸妈搞好关系,以后日子也好过些。”

“嗯嗯,我知道啦!”

母女俩正说着贴心话,严卫华带着人过来迎亲了,热热闹闹地上楼,打开门,严卫华看到张惠端正地坐在那儿,愣了一下,又尴尬地笑了。

张惠笑道:“你们来的这么早啊,看来新郎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咱们新娘子了。”

众人哈哈大笑,严卫华身边的几个小伙子跟着起哄,叫新娘子出来。

旁边一个穿灰色干部装的小伙儿凑到严卫华身边激动地打听:“那姑娘是谁?”

“别想了,人家结婚了。”严卫华小声说了一句,眼神示意他闭嘴,别影响他迎亲。

沈燕和严卫华的新家在城南,是一座小院子,和张惠的家相比,也就是左右厢房少了一间房子罢了,格局都差不多。

路不远,都不用骑自行车,大家热热闹闹地往新家走,严卫华叫来的伴郎还给路边的小孩儿发喜糖。

小孩儿机灵,为了多讨几颗糖吃,跟着跑说吉利话。

沈燕把张惠拉在身边:“一会儿你好好看看我的院子,我跟你学的,院子买回来之后找人种了果树,我喜欢吃苹果,种了两棵苹果树,等到结果了我送给你吃。”

“那就先谢谢了。”

进了巷子,大门口的严家人看到新人来了,噼里啪啦放了一挂鞭炮,炸开的红纸碎了一地,白烟还没散,几个小孩一拥而上跑去捡没有点燃的小鞭炮。

闻到鞭炮炸过的烟气,张惠觉得有点难受,不忍皱眉,捂住鼻子。

“新人来了!”

“在哪儿呢,我看看!”

“嘿,这姑娘长得真喜庆。”

“身上的衣服也喜庆。”

“听说她哥是百货大楼的上班,还能缺好衣服穿?”

“哟,这两家强强联合啊。”

这个年代,但凡你的工作是在供销社、百货大楼、粮站这样和物资有关系的岗位,那可老人让羡慕了。

物资紧张的年代,没办法的事!

张惠退后一步,严卫华和沈燕两个人进门,张惠在外面通风的地方站一会儿,才觉得心里好受一点。

张惠纳闷,这是怎么了?

以前也没觉得鞭炮炸过的味道很难闻啊?今天怎么觉得这个味道这么冲,这么闷?

“张惠,张惠呢?”

沈燕扭头到处找,没看到张惠,一个伴郎吼了一声:“是不是没跟进来。”

沈家和严家在云顶县住了好几代了,办喜事来的宾客多,一时间也分不清谁是谁,沈燕拉住大嫂。

“大嫂帮个忙,一会儿你把张惠拉着,你们俩坐一桌子。”

“放心,这个交给我,你别操心。”

沈燕大嫂转了一圈,在大门外面找到张惠:“你这个姑娘,怎么站在外面。”

张惠笑道:“劳烦你找我,我看院子里人挺多,怕进去给你们添麻烦,想等一会儿再进去。”

“不麻烦,都是实在亲戚,不用怎么招待,走吧,咱们进去吃饭,沈燕专门交代我要带着你一起。”

两人有说有笑地进门,严家那边的亲戚看到张惠,小声问身边的人,这个姑娘又是谁?

没见过啊,是沈家的亲戚?

和沈燕娘家大嫂走一块儿,难道是她大嫂那边的亲戚?

有认识的人连忙说,快别打听了,这样的天鹅肉,早就被叼走了。

吃饭的时候张惠和沈燕大嫂坐在一块儿,真是个贴心的,见张惠抢不过桌上的人,一直挑素菜吃,看不过眼,扣肉上桌的时候,眼疾手快,连忙夹了两块,都放张惠碗里。

张惠谦让:“你吃吧,我吃素菜就可以。”

院子里飘荡着酒菜的味道,张惠还是胸口发闷,不太舒服,没什么胃口。

“那怎么行,你来吃喜酒,你连块肉都没吃到,这不合适。”

沈燕大嫂太热情了,张惠只能谢过,肉刚进嘴,只觉得喉头收紧,想吐,她连忙放下碗低头扭开。

这肉怎么有臭味?坏了?

沈燕大嫂是过来人,她激动地喊出来:“你闻着肉味儿想吐?”

张惠脑子转过弯来,我的天,她不会是怀孕了吧。

沈燕大嫂连忙道:“你再试试。”

再试试也是一样,想yue

哎呀,喜宴上发现怀孕,好征兆啊,沈燕大嫂连忙拉着张惠下桌子:“走,我去后厨给你弄点清淡点的来。”

“不用不用,你坐下吃,我去跟沈燕说一声就回去了。”

“那可不行,没有让你饿着肚子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