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不以为然道:“钱我有,这时候无论是东宇地产那边还是股市,我都可以抽调一部分资金出来。拿下了龙华,可比赚几十亿都划算。龙华遭遇危机,价值肯定会被低估,加上许圣哲推波助澜,还有现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到期的双重打击。原本价值200亿以上的龙华,可能会一泻千里,几十亿就拿下了。”

这种事不是不可能,别看有些企业平时几百亿几百亿的估值。

可真到了这种时候,估值没用。

你说了不算,说了算的是银行,是评估机构,是社会认同。

就像龙华在新城那边的开发,按照龙华集团自己的评估,恐怕价值能达到百亿。

然而到了银行和其他人手中,百亿,开玩笑,给你评个30亿就算对得起你。

毕竟这时候新城还未开放,龙华的各项产业,严格说起来只是烂尾楼。

一些烂尾项目而已,能给你评个几十亿算对得起你了。

至于龙华的人认不认同不重要,你无法偿清债务,那就不是你说了算。

而且这时候很容易被打上资不抵债的标签,一旦如此,龙华就只能选择破产,到时候股东手中再多的股份也是空的。

所以,有时候一家企业快破产的时候,明明前一天价值几亿的股份,你可能不花一分钱就拿到了手。

股东们眼看着没希望了,只希望尽快摆脱这个麻烦,这都是有可能的。

很多时候,在金融市场,都能看到一些1元象征性出售股份的事。

是持股的股东和企业傻了?

当然不是,虽然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破产,股东不需要额外承担责任。

关键是其中不包括一些民间债务,何为民间债务,像私募机构那边借钱就是。

龙华这种企业,没有民间债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