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宋姨娘其实比唐晏宁才大了九岁而已,今年也不过二十三,只生过一个群儿,身材保持的很好,皮肤细腻,杏眼黛眉,有独特的少,妇韵味,只要在用点心,留住唐恒并不难。

不过猛地听一小辈在自己面前提起这事儿,宋姨娘还是面子抹不开:“姨娘知道,只是相爷之心谁又能猜透,现下是因为二小姐出了这种事相爷赌气才未去梅苑,等这事儿一过,相爷消了气,怕是还会一如既往的宠爱杜姨娘。”

杜姨娘十几年如一日的宠爱怎么会说断就断呢。

唐晏宁淡定道:“姨娘尽管安心侍奉父亲,杜姨娘这事儿怕是过不去了。”

听这话似是对杜姨娘颇有把握,宋姨娘有些诧异,本想问问的,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而道:“晏宁放心,就是为了群儿,我也会尽力争取的。”

争取早日怀上。

既然晏宁让她安心侍奉相爷,想来已有打算,果然,这个簪子没有白送,她没看错人,唐晏宁不是个好拿捏的,自上次二小姐那事儿一出她就察觉出来跟晏宁脱不了干系,但看她依旧能过得自如,就证明了这个三小姐不是表面的那般懦弱无能,只是善于伪装罢了。

唐晏宁描绘着青花瓷杯的边缘笑道:“姨娘也是聪明人,有些话我这个小辈也就不便多说了,听闻父亲近来有点关节痛,这是我从远处寻了一个方子,听说对关节痛管用,姨娘不妨拿过去给父亲试试。”

相爷关节痛?这个她都不知道,宋姨娘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接过唐晏宁手里的方子道了谢。

有这方子也可以自己去拿给相爷讨一讨欢心,何故要送给她,做了这个顺水人情,难道是因为今天自己送了她簪子?

唐晏宁知道宋姨娘在想什么,只是懒得解释了,她对唐恒早已经不抱希望了,这个爹自从娘亲过世之后见面的次数愈发的少,前世自己还想着去讨他欢心,偶然从他的贴身小厮口中得知他关节痛的时候还特地去寻了方子,只是方子还没送出手自己就被嫁出去了,出嫁当日也不见父亲踪影,只有一个老嬷嬷送她出府,唐晏宁当时寒了心。再后来这个方子就彻底被搁置了,今天早上翻书之际才看到,所以就拿来送给宋姨娘做个顺水人情。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唐晏宁才起身告辞,临走时宋姨娘又给她拿了匹雨丝锦,让她给自己裁制几身新衣,唐晏宁推脱不过只好让双儿收着。

宋姨娘看着双儿放布匹的篮子忍不住询问是哪里买的,这竹篮编织手法与世面上普通的略微不同,样式独特,带出去采买个东西也是挺雅致的,唐晏宁随口胡诌了下说是以前街上买的,下次看到给宋姨娘捎一个,然后就带着双儿起身回了秋苑。

第17章 竹篮

回到秋苑后双儿摸着那两匹雨丝锦忍不住问道:“小姐,宋姨娘为何如此大方,送您的这一匹雨丝锦可是上好的布料,价值好几百两呢!听闻相爷前几日得了皇上赏赐的六匹雨丝锦,其中三匹拿给了大夫人,还有三匹原来是给了宋姨娘呀,那这宋姨娘近些日可不是一般的得宠呀!”

双儿越说越惊讶。

这雨丝锦是梵国每年进贡的,数量有限,大魏自身又生产不出来,所以可谓是寸金寸锦,唐恒也是帮皇上办了一件棘手的大差事才被赏了六匹雨丝锦。

唐晏宁坐在桌边摸着那一匹淡蓝色雨丝锦,触感丝滑柔软,一看就是上品,“无非就是想拉拢下我,她近日如此得父亲宠爱,大夫人还有杜姨娘怕是都要嫉妒了,她不想在多个敌人,所以想与我交好,多个人多分力量。”

双儿听完一脸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唐晏宁看到装布匹的篮子突然忍不住拿起来看看,都说这个样式好看,她当时都没有注意,只当陈老汉两口热情难却才随手拿一个回来。

这竹篮形状椭圆,中间是棱形编织,上面一圈是花边编织,结实耐用,而且好看,只是怎么越看这个竹篮越是眼熟呢?

唐晏宁又仔细瞧了一圈。蓦然睁大了眼,这难道是昀和二十八年流行的杜记贡蓝?

昀和二十八年的时候云南王进贡了一批新鲜的荔枝,皆用此样式竹篮装置。皇上把新鲜的荔枝分给了后宫嫔妃,其中兰贵妃宫中分的最多,兰贵妃一向深得老皇帝宠爱,那日见了送荔枝的篮子不禁觉得很是雅致,于是命令兰慈宫里以后都用这种竹篮装置东西。老皇上得知后也去看了那竹篮,确实样式别致结实耐用。只用竹子就可以编出,成本又节约,可以省下不少开支。于是下令钦定这款竹篮为贡蓝,以后宫中每年进贡果蔬贡品皆用此种样式的竹篮装置,顺便又因这令博得了美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