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任务奖励,发财了!(上)(依旧是万字更新!!!)

这一项技术可不同于五代吡虫啉,它除了自身潜在的经济价值之外,学术领域的含金量同样不低!

此前在提及吡虫啉的时候曾经说过。

吡虫啉是属于经济前景广阔、但学术价值一般的技术。

而这款凝血明胶却不一样。

它一旦能被合成,即便暂时做不到规模化量产,也至少是个s主刊级别的成果!

这可不是意淫或者口嗨,这是有先例可寻的。

例如doi: 101126/scienceaah6362,这就是一篇凝血明胶相关的science主刊论文。

毫无疑问。

如果徐云能够将这项技术变成现实,那么它将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同时由于研究者众多,也不存在小黑子露出鸡脚的风险。

从布局角度上来说。

先有吡虫啉打下初步基础,再靠着凝血明胶进一步拓宽市场,一道生物医学的桥头堡就建成了。

当然了。

光靠这两个东西还不够,如果剩下的九个光环能再出一两个技术就好了。

想到这里。

徐云便再次伸出手,随意点开了一颗光球。

啵~

光球碎裂。

这一次。

出现在徐云面前的是

一个超小型的银色头盔。

这个头盔大概只有一瓶20克的清凉油那么大,但其上的每个细节徐云都看的一清二楚。

外观怎么说呢

有些类似《星球大战》里帝国冲锋队的白兵头盔。

徐云皱着眉头打量了一番头盔。

这玩意儿是干啥的?

虽然钓鱼佬戴头盔是标配,但没必要浪费一个奖励名额吧?

带着这股好奇,徐云缓缓伸出了手。

一秒钟后。

光幕例行出现在了徐云面前。

而在看清光幕上的内容后,徐云的瞳孔便是重重一缩。

【r头盔】

【如同世人皆知巴贝奇阿达是计算机先驱,却鲜少有人听闻勒芙蕾丝伯爵一样,作为视觉技术的三大r,r远不如vr和ar有名】。

【头盔内附带有部分r壁垒级技术,但完全掌握仍需面壁者努力】。

“”

如果说止血明胶这个奖励,给徐云带来的是一股浓烈的喜悦感。

那么r头盔的出现,则无疑令徐云在喜悦的同时,还产生了一股震撼与惊叹。

妈耶!

他着实没想到,光环给出的奖励居然会是这个

vr这个概念出现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等到了2010年前后,vr和ar逐渐开始被认为是投资风口。

这俩货红得发紫,三天两头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

其中vr指的是virtual reality。

意思为虚拟现实。

简单的来说。

vr就是把完全虚拟的世界,通过各种各样的头戴显示器呈现给用户。

这种模式一般是全封闭的,给人一种沉浸感。

所以在vr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虚拟的、假的。

这项技术目前最多的应用场景,自然就是游戏。

你在各大展览上看到的戴上头盔显示器张牙舞爪的玩游戏的基本上都是vr,例如某些喜欢看胖次的四脚鸡等等。

ar则是augnted reality。

意思是增强现实。

比如早些年有个很有名的游戏叫pokeon go,固定在现实的某个地点会刷出小精灵,然后用手机去投掷精灵球。

当时徐云也跟着凑过一波热闹,还打过道馆来着。

还有2015年agic leap公司那只轰动全球的篮球场大鲸鱼,也是ar。

而比起ar和vr这哥俩,r的知名度就没那么高了。

r指的是ix reality。

意思为混合现实。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

前面说过。

所谓ar,就是把虚拟的东西叠加到真实世界。

比如现实的地铁口里头突然出现一个女装青灯娘让你去抓。

而r呢。

则是把真实的东西叠加到虚拟世界里。

听起来好像是差不多,反正都是把现实和虚拟互相叠加嘛。

但其实差别大了。

因为把虚拟叠加到现实里比较容易,只需要用计算机生成好虚拟的物体,然后在真实的画面上显示就行。

但要把现实叠加到虚拟里,可就比较难了。

因为你首先得把现实的东西虚拟化,也就是扫描建模。

虚拟化一般使用摄像头来扫描物体进行三维重建,我们都知道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其实是二维的,也就是画面是扁平的。

它丢失了深度信息,所以没有立体感。

因此需要通过算法把摄像头拍摄的二维的视频进行三维重建,生成虚拟的三维物体,我们称之为真实物体的虚拟化。

比如一些电影里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主角按个按钮,不远处的女主就会闭着双腿不停颤抖错了错了,是主角按个按钮,面前就出现了一道透明光幕。

上头一般是高达零件或者曲率引擎之类看起来很高大上的玩意儿。

这其实就是一种r的应用。

当然了。

这种单纯的光幕在特定环境下建模不算很困难,现实里已经有相关技术出现了。

比如赫赫有名的hololens就是搞这块的,只是技术远远不算成熟——另外在微软的产品矩阵里,hololens其实更偏向ar。

至于这种技术的前景嘛

这里举几个很好理解的例子。

比如电器故障维修。

普通消费者在使用电器方面遇到了故障,传统的方法是打售后电话,消费者把电器送到售后维修点或者厂家提供专门的售后上门服务。

这一来一回,通常需要很多天。

而故障很可能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问题,消费者自己就能搞定。

如果有了r技术,消费者只要戴上r设备,设备上的摄像头将电路板拍成三维的虚拟图像同步给厂商的售后,售后人员看到的就是非常真实的现场情况。

他在判断出问题后能直接给出修理建议,而且能在三维的虚拟实体上把每一步都指点出来。

如此一来。

消费者只要照着动作做就行了。

又比如装修设计领域。

比如某个鲜为人同学要开一家服装店,以前只能在装修结束后才能看到装修后的效果。

但如果有了r以后。

施工队可以先进行r建模再分享给鲜为人同学,鲜为人同学就可以直接看到建好后的店面状况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医学生或者生物学生的解剖动物,甚至飞行员培训等等

r技术与止血明胶一样,目前同样处在了瓶颈——或者说壁垒期。(其实我挺费解的,为啥起点黑科技文这么多,一个个都喜欢冲vr,却放着短时更好突破的r不管呢?)

比如实体光照图层,选择性遮盖现实光路在现在的光学模组上没人能够做到。

现如今最前端的r技术就是vst式产品,路径就是通过在vr头显前方添加摄像头。

两排摄像头并排在太阳穴部位然后向上拉长,正面看上去跟牛头人战士似的

说来也巧。

在2022年,做r硬件的公司也都几乎面临着一个选择题。

一种是选择以微软为代表的,基于ar眼镜加空间计算实现r,

一种是基于 oc est 2 为代表的,基于vr眼镜加see-through透视方案实现r。

诚然。

比起凝血明胶和吡虫啉,r技术的投入成本要高出不少。

同时回报周期、净利润率还真不一定能和凝血明胶以及吡虫啉相比。

但它的性质实在太特殊了:

这是一个可以视作时代节点的技术。

作为一名科研人,谁会面对这样一个禽兽创造时代节点的机会而无动于衷呢?

“呼”

想到这里。

徐云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r技术虽然前景可观,但它的技术壁垒绝对没那么容易突破。

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定是一次极其艰难的冲关。

同时。

华盾生科目前还是一个生物制药企业,想要开展r技术还需要一定的掩护,一口气是吃不成耳根的。

好在科大有不少在相关领域顶尖的技术大牛,时机合适的话套一层皮倒不是很麻烦。

这年头搞轮胎的能做餐饮,卖菜刀的能说自己的刀拍不了蒜,万事皆有可能。

比如霓虹的小林制药,不久前甚至开始研究起了汽车你敢信?

还有赫赫有名的赛诺菲,20年开始搞起了电脑显示屏加工,销量居然还意外的有些不错

总而言之。

一切从长计议。

随后徐云将头盔珍而重之的收起,继续点破了下一个光球。

啵~

光球继续破碎,散落的光点很快在徐云面前形成了

一个档案模样的牛皮袋。

徐云伸手接过了它。

【普通的牛皮袋】

【内中装有高斯赠与面壁者的四卷手稿以及阿贝尔的来信,授业传道之恩不可忘,愿世上不再出现阿贝尔一般的悲剧】。

比起前头的几分奖励,牛皮袋显然要寻常许多。

但看到它的时候,徐云的表情却骤然沉重了起来。

他轻轻将牛皮袋上的封口拆开,取出了内中的五样东西。

其中四卷是高斯的手稿,外加一封写着阿贝尔名字的信件。

几秒钟后。

空间里响起了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