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他得意地扔下这句话,把气得七窍生烟的人丢在身后,同时指指自己的手腕:“虽然这次面试不让我们开启虚拟屏,你好像就以为没法录音了。但是有种东西叫做录音表,不需要虚拟屏也能启动。要是你不想被直接取消资格,最好不要来惹我了。”

那人听到这话,果然没有再动。

杨语耸耸肩,头都懒得回,直接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室。

刚刚那人从一开始就不怀好意,他早有提防,当然不可能傻乎乎地被堵在暗处威胁不做准备。即便如此,那个人还是唤起了一些不太好的回忆,让杨语有点不爽,觉得或许不该那么轻易放过。

这些回忆与他现在这么熟练地应对有关。

茨威格有句话叫做: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杨语瞥向镜子中的自己,深以为然。

从小他就察觉出点不一样。比起其他小朋友,大人们似乎对他拥有更高的容忍度,也更乐于逗弄他,给糖果与玩具也显得格外大方,一堆堆让他肉乎乎的手拿不下都不停。

父母更是只要他不犯太大错误就千依百顺,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那是种名为溺爱的毒药,足以在不知不觉中使一个孩子的认知错乱,误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他之所以得到那些宠爱,是因为他拥有一副比任何人都要好看的外表。

彼时的家长们偶尔看着他,会忍不住讨论,为什么他那对只算得上长相中上的父母,会生出这样漂亮的小孩子,并啧啧称奇,将他视作一个新奇物件一般,带着好奇的眼光打量。

小时候的杨语听不懂那些过于深奥的话语,只敏锐地察觉到他能轻易得到一切的事实。

那时他以为世界就是那样的,也一直都会是那样。

这仿佛被渡上虚幻色彩的美好童年时光,在他进入学校开始上学后慢慢破碎。

因为希望他能在身边多待一段时间,父母不舍得他去幼儿园,而是留在身边自己教育。这个时代的幼儿教育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不是什么稀罕事,很多父母绝对拥有教育小孩子的知识,只是耐心不足的问题导致不少人不去这么做。

但杨语的父母显然不在此列。他们喜欢自己的孩子,所以尽心尽力地教育他,告诉他世界上的道理,教他文化与礼仪,让他明是非黑白。

在他们的教导下,虽然那时的杨语被周围的爱意宠溺得稍微骄纵,但总的来说,是个好孩子。

而这样的教育终究有不足的时候,父母即使再不舍,也只能让到达年岁的杨语走出家门,正式进入学校,与其他同龄人接触。

第一次上学的杨语比起略有担忧的父母,满心满眼都是兴奋期待。不像其他孩子上学时哭闹打滚就是不愿意踏出第一步,他在父母松开手后,立马背着小书包,迈着小步子,啪嗒嗒,欢快地奔向自己的教室。

现在的杨语想起那时的心情,心里还会叹息一句自己的傻气,可他也不对那个一无所知的自己指责什么,顶多觉得有些无奈。

第一次见到同龄的孩子,见到老师,见到从未见过的许多事物。一时间,小杨语被这新鲜有趣的一切深深吸引,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半点没有发现异常与怪异之处。

他实在是长得好,又在与长辈们的交流下明白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发挥自己脸的最大价值,获得更多人的喜爱。不到一个月,他们班的老师们对他全是笑脸,竟没有一个舍得对他发火。

女同学们即使没有到达情窦初开的年纪,也能分辨美丑,自然能明白杨语的长相如何。于是她们时常纠缠在杨语身边,打打闹闹,或者说点什么有趣的话,分享心爱的玩具,希望这个班上最好看的男孩子和自己多说几句。

杨语是个聪明孩子,很快察觉到这份特殊,却也由于贯来如此,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像是对待长辈给予的宠爱一样,照单全收了。

可与明处的喜爱相对,暗处的厌恶也慢慢滋生。

不可能有人被所有人喜欢,即使你是一颗美味多汁的水蜜桃,也还是会有人不喜欢吃水蜜桃。

开始察觉到是因为不知为何找不到的课本。

上完体育课浑身热乎乎的杨语着急地翻遍书包,甚至搜遍墙角,还是没能找到自己不见的书籍。那时他们用的是特殊材质的书,拥有投影和模拟场景的功能,每人一本的定制版,丢了就难补。

有女同学敏锐地意识到什么,站在讲台上喊是谁做的,赶紧交出来,有监控为证,不然就告诉老师了!

台下鸦雀无声,没人站出来承认,而更稀奇的是,那天的监控恰好被某个高年级学生踢球弄坏了,没有拍到证据,也不知道是谁做的。

最终,杨语那堂课不得不和一个女孩子一起看课本。那个女孩子因为想和他说话,被老师注意到,于是频频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连带着杨语也遭殃。

此后仿佛打开了某个开关,一些针对他的细小恶意铺天盖地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