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六公主1

两世为人,总得通透点东西,小时候崇拜明星人之常情,20岁崇拜明星也能理解,40岁还追星的,就嗯嗯嗯了……他心理年龄62岁。

没毛病,所以喜欢18岁的女孩子,男人永远是少年。

大名鼎鼎的电影频道,只是一栋六七层的小楼,前后有院,看起来极不起眼。姚远开车进去,以合作方的身份直接找演播室。

电影频道归广电管理,只是挂靠在央视的平台,常年保持全国收视率前三的位置,每年广告费近10亿。

收视率第一是中央1,电影频道和体育频道竞争老二老三。

它们是专业频道,所以观众群才固定。而在后世网络时代,电影频道又有了个昵称“六公主”。

因为它非常有脾气,喜欢紧跟时事,经常改变节目单,出了事央视一大家子都来护短,官方账号的性别是女,故称“六公主”。

六公主在安倍访美的时候放《珍珠港》,在六小龄童两开花的时候放《大话西游》,在马蓉出轨的时候放《唐人街探桉》,在东京奥运会的时候放《我是你妈》,在美军撤离阿富汗的时候放《一条狗的回家路》……不胜枚举。

六公主早期超级棒,可惜后来也被资本入侵,虽然入侵的不算厉害。

“姚总?”

“你好,您是潘老师?”

“对对,跟您打过电话的。”

姚远刚到,一个浓眉大眼,脸型方正的男人便迎过来,叫潘奕林。

京城广播学院毕业,30岁,在电影频道做制作人、主持人。

这会为观众所熟知的几个女主持,经纬、瑶淼之类都没来呢,潘奕林目前负责《中国电影报道》,后来鼓捣《流金岁月》去了。

“我们会做一个30分钟左右的成品采访,分三期播放,所以短信也有三期互动。您之前发给我们的方桉基本没问题,但是不是有点过于商业化?”

《踏星》

“怎么个商业化?”

“比如您让演员对着镜头说回复短信xxx即可参与互动,换成我说会不会好点?”

“潘老师,我们交流一下。”

在演播室外面的某个角落,姚远和潘奕林滴滴咕咕,道:“首先,我们三方达成合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创造新的营收项目?”

“呃,对。”

“说白了就是为赚钱,观众回复的越多,我们赚的越多。那您看,是您说的效果好?还是明星说的效果好?

如果《英雄》这波成功了,你们完全可以当做长期项目做下去,那么多新片上映呢,电影频道如此地位,找几个剧组还费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