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3章

大年初一,一群小豆丁来家里拜年。

云端学小师婶,在屋里放了一筐橘子和半盆炒黄豆,让小家伙们自己拿。

张建军手里拿着橘子,问梁辰:“你的书包呢?”

“要书包干啥?”

张建军着急:“快带上你的书包,咱们一块儿去拜年。”

梁辰还不太明白,拜年干啥要带上书包?

铁锤一跺脚:“哎呀,当然是装吃的呀。”

梁辰瞬间明白了,挎上他的小书包,跟着小伙伴们拜年去了。

好嘛,偌大一个家,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李婆婆叫她过去耍,云端没兴趣。她不爱和一堆人聚在一起嗑瓜子儿,说张家长李家短的八卦。

不想出门,干脆关上门,去陶艺馆躺躺。

哎呀,要说陶艺馆,可真是度假的好地方,一进来她就把笨重的棉衣脱了,整个人都感觉轻了好几斤。

“吱吱。”

云端:“你怎么在陶艺馆?”

毛毛这段时间一直都窝在天坑,好久没来陶艺馆了。

毛毛拉着她出去。

“吱吱。”

“有东西要给我看?”

毛毛连忙点头。

“你带路。”

云端跟着毛毛往秘境的东边山上走,走到一片白茫茫的地方,毛毛又开始吱吱叫。

“你说对面有东西?”

“吱吱。”毛毛拉着她的裤腿儿。

云端看着地上一团长毛的不明物体,这应该……是猪粑粑吧。

“那位大佬还在秘境养猪了?”

这究竟是修真大陆的小秘境还是农场?

啧啧,这位大佬可真接地气。

为了看看云雾后面有啥,云端大方了一回,去六楼保险柜里拿了三颗石头下来。

她亲手放到一楼大石头上,熟悉的光晕一层层扩散开来。

云端抱着毛毛:“走,我们再回去看看。”

这次再去东山那边,云端看到了一群黑毛猪,有大有小,这一群至少有二三十只吧。

不知道那位大能离开多少年了,秘境里究竟有多少头猪?

云端头疼,别到时候山上到处都是猪粑粑。云端在周围转了几圈,只发现了这一群猪,其他地方她也不知道有没有。

“这下好了,不用养猪也有猪吃。”

只是,这个猪有没有煽过呀,听说没煽过的猪有股味儿,不好吃。

云端也不确定,决定找机会弄一头猪吃吃就知道了。

猪有了,杀猪匠上哪儿找去?

揉揉毛毛的小脑袋:“你立了大功了,回头杀了猪,给你做红烧肉吃。”

毛毛兴奋地吱吱叫。

云端不敢杀猪,偷偷打听之下,知道凤凰县外面有片小树林,那里经常有人搞交易,也卖猪肉。

私下卖的猪肉,肯定是他们自己养的,肯定也会杀猪。

云端换了个装扮,找到他们帮忙杀猪,杀完猪之后,给了他们两斤肉当作报酬。

杀猪匠想要猪脚,云端没给,好不容易有完成的猪腿,她想试试自己做火腿。

过完年后,梁辰每天跑出去玩儿,一群小伙伴们分享过年存的零食。云端不管他,梁辰每天出门后,她就去陶艺馆折腾猪腿。

她看过美食纪录片,大概知道火腿要怎么腌制,什么一道盐,二道盐,还有按摩挤血水什么的,一顿操作下来,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害怕肉腌坏了,云端每天都要进来看看猪腿,顺便给毛毛做红烧肉。

“你已经吃了好几天红烧肉了,今天换排骨吃行不行?”

“吱吱,吱吱。”不行不行。

“我也是服了,一只猴子逮着猪吃。提醒你,今天是最后一顿红烧肉了哈,一头猪的一半五花肉都进了你肚子了。”

“吱吱。”

起锅点火,给毛毛做红烧肉,她顺手蒸好米饭,做了一个红烧排骨,清炒小白菜。

把红烧肉留给毛毛,云端把饭菜端出去,没一会儿,梁辰回家吃午饭了。

“哇!今天有肉肉呀!”

吃完年夜饭剩下的肉之后,这已经隔了一周没吃上肉了,看到肉梁辰可高兴了。

“红烧排骨,快点开吃,一会儿饭凉了。”

“来啦来啦!”

吃完饭,梁辰挣表现,主动说要洗碗。

云端不让。

厨房都没有烧火,锅灶都是冷的,怎么洗?

“没事儿干就坐下看看书,寒假快完了,你也要开学了,多预习预习功课。”

“哦,那我学认字,我今天多学五个字。”说完梁辰噔噔噔跑去卧室,拿他的字典。

这一天吃了红烧排骨之后,家里又开始顿顿吃素。无论是陶艺馆还是屋里都囤着各种蔬菜,云端半个月没出门。

直到梁辰开学读书,云端去学校交学费才出门。

李婆婆今天有事儿,去不了学校,托云端帮忙给家里两个孩子交学费。

“哎哟,你家的对联写得真好看,谁写的?”

李秀芬一进云家的院子,就看到正屋门口挂着对联,她一个半文盲都觉得这个字写得好看。

梁辰喜滋滋的:“我妈妈写的,我也帮忙写了。”妈妈写对联,他写的福字,贴在窗户上。

李秀芬看了眼:“梁辰也厉害,写得真好。”

云端从屋里出来,笑道:“您可别夸他,尾巴都要翘起来了。”

李秀芬一脸正色:“骄傲点没啥,以后继续努力变得更好。早知道你们母子俩会写,我就找你们写对联了。”

“没事儿,等今年过年我给您写。”

云端字写得好,她爷爷字写得也好。因为她爷爷是个老中医,在凤凰县多少有点名望,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前堂的门大打开,不卖药,不看诊,就是给街坊乡邻写一副吉利的对联。

李秀芬十分羡慕:“你们家孩子教育得好,大大小小都会读书,不像我家。”

李秀芬说完,瞪了小孙子一眼。

张建军机灵,赶紧跑了。

“您家也不差,有一手酿酒的好手艺,孩子学会这个,以后到哪儿都不缺口饭吃。”

李秀芬叹气:“现在不成了,不让私人做买卖,孩子还是要读书才行,咬着牙至少也要读到初中毕业。”

“看看我,尽说闲话,今天还要麻烦你帮个忙。”她有事儿,赶着出门,把孙子孙女的学费交给云端,就走了。

“走吧,咱们去学校报名。”云端带着三个孩子去学校,越到学校门口人越多。

云端拉着梁辰,对张建军说:“先给你们俩报名,再去给彩玲报名。”

“嗯,听云姐姐的。”

“听妈妈的。”

孩子开学之后,每天的一日三餐更加规律,一天天的日子变得快了起来。

今年的春天回暖得很快,还未到清明节,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几场之后,连续一周的大太阳,热得人连长袖的衣裳都没穿几天,就换上了短袖。

云端怕梁辰着凉,早上让他在短袖外面套一件长袖的外套,中午放学回来,长袖外套都被塞在书包里带回来。

春天没给梁辰做衣裳,长袖外套就是冬天棉衣的外套。脱下棉衣单穿,春秋不用做衣裳。

“妈,我回来啦!”

云端后退一步,嫌弃道:“别靠得那么近,熏着我了。”

“哼,妈妈讨厌。我要洗澡去。”

“一会儿再洗,先吃中午饭。”

小孩儿运动量大,在学校里,课间十分钟,都能跑出一头大汗。今天他们学校发动所有学生搞清洁卫生,运动量就更大了。

到了下午,云端才知道,不仅学校要搞卫生,他们街道也要搞,居委会挨家挨户地通知。

“上面领导下通知了,今年天气回暖太快,恐怕蚊虫滋生多,传播疾病。从明天开始,街道两边的下水沟都要清理干净,里面不能有污水和淤泥。”

“还有家里有孩子的,别忘了带孩子去医院接种,这次的疫苗能预防急性脑膜炎。”

“家里有存着野菊花的,多煮点水给孩子喝,菊花水可以洗眼睛……”

等宣传的人走了,李婆婆问云端:“你家什么时候去接种疫苗?那个安不安全啊。”

“放心,国家都让咱们接种了,之前肯定试用过了。接种疫苗好,以后孩子少得病。”

“是这样啊,那我回头带彩玲和建军去接种。”

“我明天带梁辰去接种,今天下午费点力,把门口的水沟清理出来。”

他们家在街头上,位置比较高,水都流下去了。门口的水沟里倒是没有污水,但是去年夏天下雨,从后面山上冲下来的泥土不少,水沟里淤泥需要清理。

李秀芬:“我也准备下午把水沟清理了,我还想把后院的菜地搞一搞。地里的白菜、卷心菜吃完了,菜地翻一翻,晒几天,过几天播种苦瓜、黄瓜、辣椒、豇豆啥的。你家今年准备种点什么?”

“西红柿、豇豆、茄子、黄瓜、辣椒,就种这几样吧。我家菜地窄,多了也种不了。”

“你们母子两个,随便种一点都够吃。”不像他们家人多,家里后院那点菜地,种的菜只能勉强贴补一下。

梁辰睡完午觉起来,打了个哈欠,坐在堂屋外面的躺椅上醒神。

天气暖融融的,舒服地靠着躺椅,差点又睡着了。

“醒了就别睡了,小心晚上睡不着。站起来走两步,跟我一起去清淤泥。”

梁辰揉揉眼睛:“妈妈,樱桃花开了。”

“嗯,再等一段时间,你就有樱桃吃了。”

天气热得快,各种花花草草也生长得快。前两天她去后山的野桃林转了一圈,向阳的地方,也开始冒花苞了。

“什么时候能吃上去年的大桃子呀。”

“那可要等一等。”天坑里的四季基本上和外面同步,这段时间天坑里各种果树的花竞相绽放,结果子还需要一点时间。

母子俩一边聊果子一边拿着铲子小桶去大门外,一点一点地把排水沟清理出来。

李婆婆干活动作快,又熟练,几下干完自家的,还帮他们干了一点。赶在傍晚之前,两家人都把活儿干完了。

今天干了点体力活儿,消耗大,晚上云端炒了一盘蒜苔炒肉,母子俩胃口大开,一大盘菜消灭的干干净净。

梁辰突然想到:“好久没吃鱼了。”

“这还不简单,明天去买。”这话刚说完,云端顿了一下:“你们什么时候又去野营训练?”

“没听老师说。”

“那等你们野营训练之后,咱们家再吃鱼。”

“啊?”梁辰不高兴。

“啊什么啊,冬天的棉衣换下来,你看看你自己,都成实心的小肉球了。多亏我控制饮食,现在你姑且还能夸一句虎头虎脑,你再长点肉,就变成小胖子了。”

不管怎么说,最近家里吃素才是主旋律,等小不点再瘦一点,再恢复他吃肉自由。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