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 60 章

缔婚 法采 2220 字 2022-09-14

嗯,就快回去了。

京城。

项宜看到了书案上落在水中又晾干了的信,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她默了一默。

那日她写完信,就等着谭建回给那人的家书一道,让人送过去。

只是翌日,杨蓁拉着她出门,去银楼取林府春日宴要戴的头面时,恰在银楼里遇到了一位姑娘。

那位姑娘身姿高挑匀称,容貌明艳动人,年岁不似寻常待字闺中的姑娘家那般小,约莫十八九岁的样子,举手投足却都是大家气度。

彼时项宜并不识得她,只觉必不是寻常出身,不过杨蓁识得,一边同那人见礼,一边介绍给了她。

“嫂子,这位是程大小姐。”

项宜微顿。

原来是刚出了三年母孝的、程氏的宗家大小姐程云献。

项宜与她见了礼。

程云献因母孝闭门三载,近日孝期结束,才出了门。

杨蓁虽然与她识得,却并不熟悉,没有更多可讲的言语。

倒是那位程大小姐程云献听到了项宜的身份,着实看了她两眼。

不过她也没有多说什么,与杨蓁来银楼的目的一样,是来取过几日春日宴要戴的首饰的。

三人不相熟便也没有多言,不时项宜和杨蓁就回了家。

路上的时候,项宜一贯的安静,倒是杨蓁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咯咯笑了两声。

项宜问她笑什么,她歪着头道。

“嫂子你说好不好笑,之前京里的人都不晓得嫂子和大哥有婚约,竟还有思量着将待字闺中的女儿许配给大哥。

“我记得我娘说过,彼时京里不少人家都以为,大哥这样年轻的大家宗子,若是不娶李家三小姐,那便是要娶程家大小姐......方才那位程大小姐彼时的呼声,比李三小姐可要高呢!”

杨蓁越说越觉得好笑,捂了肚子。

“他们都没弄清楚大哥身上有没有婚约,就要许配女儿,还是世家大族呢,怎么也犯这种蠢呀,太好笑了!”

杨蓁一向觉得京里的大世族行事古板没有意思,这会又嘲笑了他们几句。

项宜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妹,见弟妹嫌弃那些大世家犯蠢,也跟着她微微笑了笑。

只不过,未必就是人家犯了蠢......

“好了,别笑了,小心肚子疼。”

杨蓁已经肚子疼了,捂着肚子趴在了项宜胳膊上。

“嫂子,我听说林家春日宴请了好些姑娘,程大小姐也在列,不晓得什么样的人家能娶得程大小姐。说起来,程大小姐的年岁也不小了,不知道谁家有合宜的郎君,能娶得她那样拔尖的高门贵女。”

项宜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只有马车咕咕噜噜走在街道上的声音,一刻不停地响在马车里。

两人不多时就回了家。

到家的时候,谭建刚去了趟齐老太爷府上,看望了老太爷一番回来。

项宜问了一句老太爷和老夫人的状况。

谭建笑着道老天保佑,“老太爷已经能说话了,老夫人道是阎王爷嫌弃他,将他从鬼门关里撵了出来。”

这话一出,项宜就忍不住在心里默念了一声佛。

杨蓁问了一句,“大哥不晓得怎样了,还要多久能回来?”

谭建说不知道,但却叫了项宜。

“我把家书写好了,嫂子也有信吧,这会一并让人给大哥送过去。”

项宜早就写好回信了,点了点头,回房中拿了那封盖了她小印的信。

只是她刚拿起那封给那位大爷的回信,在银楼见到的程大小姐的明艳不俗的样子,突然出现在了她脑海里。

她拿着信的手顿了一下,不想那信便从指间滑落了下去,径直落进了水盆中。

信湿了个透。

项宜看着墨迹已在水中晕开的那封信,就那么站在水盆前,默了半晌。

那天,她没有再写回信,只传了一句口信,做了罢。

......

眼下,那信早已经干透了。

项宜看着卷曲如枯叶一般的信,暗暗叹了叹气,将那信放到了抽屉深处。

寂静无人的庭院,一间幽深的书房里。

坐在书案前的人将手下的信拨到了一旁,缓缓笑了一声。

下首立着一人,见他笑了,反而有些紧张起来。

“都是他们办事不利,竟然被人发现,要不是了结的利落,可真是麻烦了......”

上首的人并没有对此作评,倒是下首那人看着两封被拨到一旁的信,又问了一句。

“他们是何意?您待如何?”

上首的人直接将信拨到了下首的人手边,示意他自己去看。

那人看了,皱起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