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惋惜(补1)

魏晋干饭人 郁雨竹 2206 字 4个月前

太可怕了,听他阿娘和人聊天,还不如去前殿听阿姐和人聊天呢。

赵含章将刘琨和石勒凑到一起叫来洛阳,是为了笼络安抚华国周边的部国,北方的羌胡,西域各部国,西面的蜀成,吐蕃,南面各部落以及东北的段氏鲜卑等。

石勒是羯族,她希望他能代表羯族等胡族参与到定策之中来,当然,她不止会问他的意见。

她还给西凉的张轨,成国的李雄都写了信。

刘琨是个好友之人,他提议平等待之,这一点倒是和赵含章不谋而合,也是她用他做鸿胪寺正卿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的这个态度,朝中的少数民族官员对他都很有好感,更不要说各部国的官员了。

妙的是,汉人官员也对刘琨很有好感,因而对这个政策也宽容了许多。

人格魅力就是这么奇妙。

之前赵含章坚持各民族平等时,百官明面上没反对,私底下却没少建议,要从田地分配、税赋和招贤考上倾斜,以遏制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这下换刘琨也这么提议之后,曾经有意见的官员竟然很轻易就顺服了,让赵含章都忍不住敬佩起他来。      于是对他的女儿刘蒹葭也多了两分期盼,和他们议完事后,她就跑到后宫去晃了一圈,成功和刘蒹葭搭上话。

刘蒹葭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孩子,说话轻声细语,通过赵含章的问话和考校,她是一个温良贤惠的好女郎。

于是赵含章把她排除了。

王氏心率一下就飚高了,“她是几个女郎里最温良贤惠的了,你怎么反倒拒绝她?”

“就是因为温良贤惠,所以不行。”赵含章道:“二郎不需要温良贤惠的妻子,您看她性格柔顺,事事听祖母和父亲的,等将来她嫁到我们家来,她就会事事听二郎和刘琨的。”

“二郎能有什么主意呢?我们给他娶媳妇,不就是因为他没有主意,所以需要一个有主意的人来管他吗?”

剩下的话不用赵含章说,王氏也领悟了。

赵二郎没有主意,那到时候他们那个家做主的到底是刘蒹葭,还是她的父亲刘琨呢?

王氏就苦恼起来,“你要找个有主意,又要对二郎好的,可上哪儿找呢?”

“我并不需要她对二郎特别的好,她只要有主意,对自己好,想把日子过好就可以,”赵含章对这一点放的很宽,也想得很开,“阿娘,女郎的日子要比男子艰难一些,所以她们会更看重自己的小家,我只需要她多爱自己一些,对自己的领域有独占的欲望,只要保证她聪慧能干,她自会对二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