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工作

许俊红却说,“妈,不过就一百多块,你紧张什么,你以为,咱家像姥姥家啊,您小时候,姥爷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花钱特别紧张,但我爷爷有钱,一个月七八百,我二哥更是大款,人家一个月挣的钱,都赶您好几年挣的。”

“再说了,您也没少跟着沾光,怎么现在我的零花钱多点,您就受不了了,就觉得不成了?”

这话可把田香兰气得不轻,老爷子补贴家里,可她从来没跟老爷子要过钱。

而且许俊生是她儿子,她生的她养的,儿子挣了钱,当妈的花儿子的钱天经地义。

许广汉皱了皱眉头,“俊红,你怎么跟你妈说话的,你这一个月的零花钱,的确太离谱了,一般的大学生,一个月二十块就够了!”

“你有没有想过,你一旦形成了这种消费习惯,等你二哥和你爷爷不再给你钱了,你怎么办?”

“量出为入,你现在一分钱都不挣,这么花钱是不对的。”

许俊生说,“爸,您说的对,俊红三天两头跟我要钱,一张口就是一百,这么着,以后我就不给她钱了,还不如省下这笔开支,陪着爸爸您去一趟字画店呢!”

许广汉满意的笑了,“对,字画这东西和一般的商品可不一样,是有鉴赏和文化价值的。”

林雨珍问,“俊生,爸,那你们什么时候去琉璃厂啊,我还想挑几幅字画呢。”

许广汉说,“那要不然,这个周末?”

许俊红没想到,自己最丰厚的一份零花钱,就这么没了,她可怜巴巴地看向爷爷,许老爷子不落忍,“俊红,爷爷还给你,但最多只能给你二十了。”

许广汉说,“既然爷爷给你了,我就不给你啊啊!”

许俊红欲哭无泪,大学的课程很轻松,即便爸爸是校长,也不可能跟着她,有时候下午上完课还挺早的,她就跟几个本地同学到处去逛。

她们都是四九城长大的,后海啊各种公园啊从小就去,风景都看腻了,多数去逛的就是各大商场。

现在东单和王府井东西可全了,要什么有什么,以前特别难买的进口化妆品,现在都有专柜了。

就说那口红,各种色号的应有尽有。

价格嘛,说起来也不算太贵,一般的就是七八块一支,贵点的十来块,许俊红已经买了好几管了。

也不光是化妆品,可以买的好东西,她看上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百七都不太够花的呢。

现在竟然成了二十,真是瞬间回到解放前了。

看着小女儿又气又恼,敢怒不敢言的样子,田香兰心下畅快了,笑着说,“俊红,你也不要光想着花钱,你这都大二了,你不是要考研吗,是不是也该收收心,好好准备准备了?”

许俊红撇了撇嘴,说,“妈,你懂什么,考研哪有大二准备的,最早也得大三啊!”

虽然现在玩得比较疯,她倒也没想过要放弃考研,而且提到这事儿她一点都不紧张。

因为许广汉早就说了,会提前跟系里的导师打招呼,面试指定是能过的,笔试只要过了线,也就成了。

就跟她上大学一样,别人上对外经贸大学,必须要考够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她不用,她过了本科线就成了。

许俊红相信,自己能轻轻松松的考上研究生。

许广汉拍了拍妻子的手,说,“考研的确不用那么着急,等到了大三也来得及,不过,俊红,我觉的你最近也太放纵自我了,期末考试虽然都过了,可分数都挺低,这一学期,你必须要认真对待学习了。”

许俊红答应了一声,也没心情吃早饭了,撂下筷子就走了。

苗玲玲上夜班,还没回来,瑞瑞小手抓着勺子很认真的喝汤,把小半碗鸡蛋汤都喝完了,问,“太爷爷,那我有奖励吗?”

刚才被许俊红的事儿一打岔,许老爷子忘了这个重孙子,连忙说,“那当然了,我们瑞瑞也很乖啊,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也乖乖吃饭,乖乖睡觉,你说吧,你想要什么,太爷爷给你买!”

比起一般的小孩,瑞瑞算是比较聪明的,但无奈诚诚和圆圆的天分太高,苗玲玲用心叫了儿子大半年之后,终于放弃了。

不用每天学那么多东西了,瑞瑞现在挺开心,他很喜欢去太爷爷的后院玩儿,因为那边有泥巴。

可以用铲子挖着玩,可以用水和着玩儿,有时候还会有小虫子呢,最好玩的就是蚂蚁了。

瑞瑞小手托腮,想了片刻说,“太爷爷,我想要一把新的铁铲子!”

因为他还太小,怕割破了手,他挖土用的铲子,是个木铲,挖起来挺费劲,诚诚哥哥跟他说过,铁铲子才特别好使。

他们家的新房子在装修,因为要改造水电,还要重新铺设地砖,不少地方的地面都被挖开了。

工人们用大铁锹铲土,一下子能铲下去很深。

诚诚还专门去问了的。

许老爷子哄他,“瑞瑞,你还太小,不能用铁铲子,爷爷除了给你买一个新的木铲子,再给你买一个小木马行不行?”

瑞瑞的注意力立马就被带走了,“太爷爷,是可以一跳一跳的吗?”

许老爷子点了点头。

诚诚吃了一块南瓜发糕,半个鸡腿,把一碗鸡蛋汤都喝了,用手帕擦了擦嘴,“太爷爷,我也想好了,我想要一辆小汽车!”

圆圆放下汤勺,也说,“太爷爷,我也想好了,我要一个布娃娃,要长头发,穿着黄裙子的!”

许老爷子说,“好,都给买啊,等你们放学回来了,就买好了!”

许俊生摇头,这三个孩子,真的都挺专一的,要的礼物几乎永远都是这三样儿。

保姆送孩子们去幼儿园了,他和林雨珍也前后脚出了家门,在胡同口,他特神秘的说,“雨珍,你今天不加班吧,你等着啊,我下午去接你!”

以前上学那会儿,来回路上挺远,他经常去接她,现在市政府离家挺近,骑自行车也就十五六分钟就到了。

林雨珍说,“我也说不好,应该不能,但万一要加班了呢,不用了吧。”

“有这功夫,你不如去金鸣胡同多盯着点。”

许俊生坚持道,“反正我去接你,你在大门口等着就行了!”

林雨珍到了单位,先去找了一趟贾秘书,没想到贾秘书没在,她大着胆子去找了张副市长,也被告知不在办公室。

反正她写的这个发言稿,是过几天才会用到的,她也就回来了。

早上八点半,秘书一处的科员全部都到岗了,可等了半天,也不见李主任来,这可稀奇了,他这人一年到头也不请事假和病假,一般都是准时到单位,有时候会和其他主任一起,去曲秘书长办公室开个小会。

有时候不开会,就会直接给大家分派任务。

可这会儿都九点多了。

秘书一处共有十一个人,这会儿都三三两两的聊天。

王雅芳和林雨珍也在悄悄议论,“雨珍,你说,李主任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家里出事儿了?”

她把声音压得更低一些,说,“李主任以前接过一次婚,是乡下的老婆,后来离了找了现在的,前头还有个女儿呢。”

林雨珍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也压低了声音,“这些下班再讲,不知道二处和三处怎么样了?”

王雅芳说,“对啊,我去看看。”

秘书三处有一个是她的高中同学,虽然以前上学的时候关系一般,但现在参加工作了,有了这层关系,到底比普通同事更亲近一些。

她站起来正要去,有个叫刘相成的科员已经从外面回来了,一进门就宣布大消息,“李主任和二处三处的主任去开会了,一直没回来。”

大家都好奇,什么事儿能开那么长时间的会。

快十一点了,李主任才姗姗来迟,他先把一些日常任务分配下去,说,“大家今天都快点啊,抓紧时间完成,有困难的互相都帮助一下,别影响咱们开会。”

下午三点,李主任开始给大家开会了,会议的内容就是上午秘书二处的赵主任提出来的,关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细化分工的建议。

赵主任的想法是,秘书处的工作完全可以分成几大类,某人或某两个负责一个类别,这样不但分配工作变得很简单了,即便领导不在,科员们也可以迅速各干各的活儿。

具体到秘书一处,共有十一个科员,除了张庆涵,都是两人一组,张庆涵就专门负责吴市长和张副市的各类稿件,霍哥和刘相成负责各类公文公函,王雅芳和林雨珍分到的是各类数据报告。

比起公文公函,这算是难度比较大的了,一个数据对不上,就会出大问题。

王雅芳叹气,“雨珍,以后要靠你了!”

林雨珍点点头,“没问题,咱们互相帮忙,共同进步。”

这些天,曲秘书长教了她不少东西,不得不说,能当上市政府的秘书长,处理文字的水平,那是要比秘书处所有人都远远高一个档次的。

林雨珍学到了不少东西,在这一点上,她是很感激曲秘书长的。

只是怎么说,曲秘书长这么做,貌似是要提高整个秘书处的工作效率,这个方法也算不得多新鲜,但这么一来,每个人分工细化,贾秘书再找她要稿子,她就不能给了。

否则,就是跟张庆涵抢了。

一般的工作倒也没事儿,但秘书处谁不知道,给领导写稿子,也是一个很好的出头的机会。

最起码能让领导有点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