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婚后

前一阵子,她妈还提了,说金花姐觉得孩子都大了,体恤金不够花了,她想找个工作挣点钱。

但她都四十岁的人了,当初档案从国营饭店调出来了,再想去不容易了,只能在部队食堂干临时工了。

好好的一个厨师,现在沦落到跟人打下手了。

苗玲玲是个急脾气,第二天下了班就去找堂姐了,苗金花也是刚从食堂赶回家,还挺意外。

“玲玲来了,快坐吧!”

客套了几句之后,苗玲玲就直接说了,“金花姐,你现在干临时工,也太浪费了,咱们出去开饭店,你是正经的厨师,再雇几个人给你打下手,一个月挣得,起码得是现在的好几倍!”

其实,苗金花也想过自己开饭店,但没有那么多本钱,要是出去摆个小食摊子,应该也能挣不少钱,但军区大院这边,距离热闹的地方都有点远,来回不太方便。

也只能算了。

别看是亲堂姐妹,其实从小关系就一般,苗金花学习一般,高中都没上,苗玲玲却是一路很顺畅的上了医科大学,嫁的也好,而且两个人也差着岁数,苗金花比苗玲玲大十岁,也说不到一块去,现在平时也很少来往。

苗金花觉得很奇怪,问,“玲玲,你怎么想起来要开饭店了?”

苗玲玲实话实说,“以前也没想过,这不有了瑞瑞吗,花钱的地方也多了,而且我看别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也有点羡慕。”

苗金花说,“玲玲,你大概不知道,开饭店挺麻烦的,赁房子雇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每天的采购,买菜还好说,买各种肉,都得有门路才行。”

其实,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有点难,但苗金花干过国营饭店的厨师,现在也在部队食堂上班,对这些都门清儿,她只是试探一下,堂妹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真的想开店赚钱。

因为在苗金花看来,即便苗玲玲生了孩子,也并不缺钱,她丈夫是营级军官,两口子收入只怕快两百块了,要是这个收入标准还缺钱,那四九城就没有不缺钱的了。

苗玲玲点点头,她只考虑了赁房子和雇人,没想到采购也是大事儿,不过说的也对,王妈说,早市上现在也有私人买肉的了,但,可不是每天都有,碰上有卖鸡卖鱼卖鸭子的,那都得赶紧买。

得亏现在家里也有了冰箱了,吃不完可以也可以放着。

第二天苗玲玲上夜班,吃过早饭,她把瑞瑞交给保姆刘嫂,自己骑着车子出了门,去附近的市场都转了转。

印象里,她都很多年没来过菜市场了,倒觉得挺热闹挺有意思的,虽然多少有点脏乱,但很多郊区的农民挑着担子,卖的东西是真新鲜,瓜果蔬菜都不错。

她瞅着一堆甜瓜不错,买了一兜子,还跟人聊了几句,那大爷说,“想天天都买肉啊,在这儿准不成,也就隔三差五的才有,要是不嫌远,直接去村里收不就得了,鸡鸭都成,现在好多人家都养了不少。”

这大爷是门头沟的,家里种了两亩甜瓜,最近隔一天就来一趟城里。

苗玲玲高高兴兴的回了家,傍晚,跑到西厢房跟小叔子两口子商量。

许俊生倒是没想到,大嫂苗玲玲给他的印象,就是个文化人,还是个医生,没想到冷不丁的想起来要开饭店了。

虽然考虑的不太周全,但总体说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大嫂,你堂姐要是做菜好吃,生意保准不错,打算在哪儿开啊?”

苗玲玲说,“还没去看呢,但我想着,总得找个热闹的地方。”

其实,林雨珍之所以给她这个建议,是因为上辈子,苗玲玲虽然是一直在医院工作,但也是跟人合伙做了生意的。

苗玲玲到底出身和所受到的教育不同,大概也觉得总沾小叔子的光不太好,而且关系毕竟隔了一层,她不可能像田香兰或许俊红,可以名正言顺的让许俊生买这买那,许俊红甚至还敢让二哥帮着买很贵的珠宝。

只因为许俊生给林雨珍买了,她看着好,也想要。

其实苗玲玲也想要,但她指定不能跟小叔子开口,和妯娌的关系再好,林雨珍也不可能送给她几十万的首饰,顶多一起出门逛街,顺带着买上几件衣服。

再后来,在许俊生的建议下,苗玲玲和同学一起开了一家诊所,雇了军区医院退休的专家,因为治病水平高,诊所天天都挺忙的,自然也赚了不少钱。

不过现在开诊所不合适,老百姓也就刚解决温饱,在小病上不舍得多花钱,甚至很多慢性病也都是硬扛着。

七月中旬的时候,苗玲玲和苗金花合伙开的饭店开张了,地点就选在了王府井,主打菜品就是各种实惠的肉菜硬菜。

第一个月就赚了六百多块,分给苗金花两百,还剩下四百多,有了钱,苗玲玲第一时间把保姆费给了小叔子,然后,周末自个儿去了商场。

不过,她并没有像计划的一样,为自己买上一大堆衣服,而是挑来挑去,给儿子买了两件衣服,给许俊昌买了一件衬衫,最后,只给自己买了一条一眼就看中的裙子。

现在她体会到了,挣钱不容易,别看一下子挣了好几百,这两个月,可把她忙坏了,虽说是她出钱堂姐出力,但她也不能完全撂挑子的,因为堂姐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她参与了赁房子收拾房子,还参与了去乡下收鸡鸭。

那天是堂姐骑着三轮车带着她去的,回来的时候裤腿上全都是泥。

苗玲玲把剩下的两百块钱存上了,她决定每个月都存上两百,这样一年下来,就能有两千多了。

这天上午,林雨珍教两个孩子认字,安玉香提着一个篮子来了,笑着说,“雨珍,我刚做的豌豆黄,还热着呢,历城说你喜欢吃,就给你送来点。”

林雨珍笑了笑,“玉香,你太客气了。”

张历城去年就跟安玉香结了婚,买的新院子在西城,距离金山胡同不算太远,婚后,安玉香辞了食品厂的工作,专门在家当贤妻。

据二姨说,把表哥伺候的可好了。

安玉香自个儿气色也挺好,她比之前胖了不少,皮肤也变白了,穿着一件水粉色碎花的连衣裙,是个娇媚的少妇模样了。

也是林雨珍记忆中表嫂的模样,上辈子,张历城和安玉香没那么容易走在一起,是张历城经历了一次离婚,安玉香嫁的丈夫也意外身亡之后,才有了缘分。

诚诚和圆圆都叫了舅妈,圆圆还问了,“舅妈,你肚子里有小弟弟小妹妹了吗?”

上次安玉香来,跟她讲了总怀不上的事儿,这小机灵鬼给听到耳朵里了。

安玉香笑了,点了点头。

林雨珍问,“真的呀,那可太好了。”

她大舅和大舅妈早就盼着抱孙子孙女了,人老了真是没辙,都惦记这个事儿。

安玉香说,“前天去医院查了,不过月份还小,也就一个月。”

林雨珍嘱咐她,“那你可得注意着点,这时候胎还没坐实呢,别那么勤快,体力活少干。”

安玉香笑了,“家里也没什么活,就做做饭打扫一下卫生。”

孙嫂领着诚诚和圆圆洗了手,两个小孩儿都挺喜欢吃豌豆黄,你一块我一块,最后盘子里剩下三块不吃了。

圆圆说,“妈妈,你和舅妈一人吃一块,剩下的一块是给爸爸的!”

这两个刚满两岁的小娃娃,不管吃什么东西,总惦记着给大人留点儿。

孙嫂笑着书,“圆圆,还有好多呢,在厨房呢。”

圆圆眨了眨眼睛,说,“我爸爸可能吃了,是个大胃王,我爸爸要是实在吃不完,还可以给太爷爷,给爷爷奶奶,还有小弟弟吃啊。”

许俊红正在院子里晾衣服,在纱门外说,“圆圆,你不给姑姑吃啊?”

现在都八月中旬了,她早就高考结束了,志愿报过了,分数也下来了,倒是过了本科线,但也只超了十几分,这个分数别说北大清华了,稍微好一些的大学都有点悬。

她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对外经贸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要是按照正常的录取线,还差着好几十分,指定不行,但她爸许广汉不是副校长吗,跟学校打了招呼,就把闺女给录取了。

现在录取通知书都已经收到了。

即便考试结束了,许俊红轻易也不出门,成天待在家里,确切的说,成天闷在她自个儿住的东厢房里。

许俊红推开纱门进来了,冲安玉香笑笑算是打了招呼,诚诚很认真的看了看姑姑,说,“让你吃,不过只能吃一块啊。”

圆圆也警告她,“姑姑,你不能多吃了,不然奶奶又会说你胖了!”

其实许俊红这一阵还可以,虽然老闷在家里,但毕竟不用熬夜用功了,黑眼圈也没有了,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不过在家里好吃好喝不运动,大概也是易胖体质,倒的确胖了一点儿。

许俊红说,“我才不胖呢,咱们家,最胖的是你!”

圆圆仰起头,理直气壮的说,“太爷爷说了,我还是小孩儿,我胖一点才可爱,等我长大了,我个子高了,我就不胖了!”

诚诚也说,“对啊,小孩儿胖了才好看!”

许俊红不得不改口,“如果不算小孩,咱家最胖的是你奶奶!”

好巧不巧,她刚说完,田香兰就推着车子进了院子,她的声音不小,估摸是听见了。

许俊红顾不上吃豌豆黄了,赶紧开门出去了,问,“妈,你怎么回来了,有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