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开始做短片《调音师》,目的是为了长片版本。

做短片动画,目的是为做长片积累经验和攒团队,然后现在《功夫熊猫》即将问世。

电影里有特效,后来也证明了那不是单纯为了增加效果。

比如《调音师》中的兔子,有了它后,后来的《源代码》以及《奇妙夜》的特效越来越多,而其背后,目前看来也绝不是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大这么简单,而是团队的愈发壮大,然后现在有了《环太平洋》。

路平安导演生涯5年,稳扎稳打,从内地到好莱坞,不仅把自己的导演能力一步步推高。

也在五年里积累了一个强大的团队,而后才能五年磨一剑,一剑又一剑。

这让不少业内人士心生感慨,佩服路平安的眼光和魄力是真的大。

这俩片子,是真的就算把剧本摆在你眼前你都做不出来的那种。

除非特别有钱。

甚至有钱都未必能做好。

而现在,路平安有了自己的顶级团队,以后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还有的人则是本以为路平安已经来到了巅峰,却不想,这居然只是刚刚开始!

当然还有的人在想,手笔这么大,看你几时摔下来!

这一夜,星辰团队在业内彻底打响了名气,无数业内同行们得失眠了。

对此,吴国华不禁感慨:“老板,咱们是不是用力过猛了?”

刚刚回到公司的路平安也是摇头失笑。

没想到只是微微出手,简简单单地预告两部电影,放了一点资料,甚至就连定档时间都没给,居然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这能说什么。

只能说这是长期口碑的积累,加上同行猪队友,以及选的时机比较好吧。

至于说会不会真的担心“用力过猛”。

路平安毫不在意。

这本就是计划之中的。

谁会因为片子太好而不宣传?

当然了,目的性也是有一点的,比如《功夫熊猫》是为了反击一下某些言论。

但《环太平洋》的话也的确没准备引起这么大的效果,只是计划中的提前放出物料而已。

这种原创电影想要打出好票房,粉丝基础很重要的。

原时空《环太平洋》在北美的票房为什么低。

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原时空的传奇影业注重影片质量,不注重发行,对于市场的营销和发行之前则主要依靠另一个出品方华纳强大的实力。

但华纳在项目里所占份额不多,在发行方面并没有投入多少力气。

预告片做了三款,还算合格,但病毒营销、各类平台推广则跟之前它自家的《盗梦空间》、《蝙蝠侠》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发行方面也只是一部分,而且还是一小部分。

更大的原因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