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轻工业可都是密集型产业,涉及到的人员众多,牵扯到的利益也是千丝万缕。

想要把这个烂摊子捏到一起,少不了要动别人碗里的菜。

而且这些工厂可都是国家资产,即便有曾老等人支持,江澈也不可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整合这些资产,就是带着镣铐跳舞。

跳得好,那是应该的,但是要得罪一大批原有的利益集团。

跳不好,那便是他江某人事情做的不到位,得罪的不仅仅是原有的获利团体,广大工厂的职工也会恨死江澈。

里外不是人的活,江澈哪里肯愿意亲自下场。

因此,针对曾老下达任务,帮忙出出主意,哪怕自己搭关系找人情江澈都愿意,亲自下场那是万万不能的。

可曾老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76年江澈敏锐的发现工厂生产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城市基础建设规划的不及时。

耗时大半年对全国大多数城市进行考察,针对每一个地方给出过具体的解决办法,可下面做出的结果好的好、坏的坏,参差不齐。

按照江澈给出的‘方子’抓药,确实让许多工厂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也让许多城市在基础建设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除开那些为国外代工的工厂,那些靠着上级下发生产计划的工厂好似只会吃国家饭,遇到市场经济就麻爪了,不知道怎么做。

而为国外代工的工厂大部分也是数驴的,只知道吃吊在眼前的那根胡萝卜,都不动脑子自己想办法弄点吃的。

不要看现在这些工厂红红火火好似烈火烹油,可这些工厂都是一条腿走路太过于依赖这些外来订单,万一哪一天国外的订单没有了,或者减少了,这些工厂就是定时炸弹。

当初代工的订单多,下面人都拼了命的扩长增员。

盲目的扩张后,这些工厂在当地都是一个个巨无霸。

若是有一丝丝风吹草动,对所在地来说就是一场大灾难。

也正是这一原因让曾老他们有了更大的危机感。

因此,对这些人,曾老早已失望透顶。

而江澈的经历,国内大多数人都没有。

江澈自己在国外拥有自己的公司,对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比所有人都理解的深刻。

而且江澈做事从不只看眼前一时的利益贪功冒进,他的眼光放的很长远。

“我们都知道你事情多,忙!”

“我们希望你能专注在学校,培养出更多国家急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