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谁捐了钱谁就可以把自己的名字挂在大楼上?

这个惯例一开,长此以往会不会出现路两旁的大楼都是‘某某楼’?

若是某人捐赠了钱盖了一栋大楼,非要把曾经某个做出伤害国民情感人的名字挂在楼上怎么办?

挂还是不挂?

考虑到这些问题,许多同志坚决不愿意把个人的名字挂在。

最后还是曾老出面一锤定音,才通过决议。

不过这次讨论也是有一定成果的,决议规定:‘为纪念他人慷慨出资,兴建楼宇可用其名字命名;但,此条仅限于大学校内。社会中如有需要需经过省级或国家批准同意方可挂牌,另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单位严令禁止任何方式以个人名字命名大楼。’

“同志们走吧,我们近距看看。”

虽然当时承接大学设计的是国外设计团队,但是江澈也只是需要更合理的建筑布局,对外形江澈并没有百分百的使用,而是邀请了国内建筑设计的大拿,参照咱们华人的习惯进行修改。

因此,现在的教学楼从外形看丝毫没有一丁点国外建筑的影子,纯中式的建筑,透露着沉稳、大气,让人看了第一眼就感觉很舒服。

“诸位领导,现在到了午餐时间,咱们先替学生们尝尝咱们食堂的味道如何?”

参观了窗明几净的‘裕彤楼’、看了藏书浩瀚如烟的‘逸夫楼’,行进到霍英东捐建的食堂时,恰巧到了午餐时间,于是江澈提议道。

“好!”

“吃饱了肚子才能打得了胜仗,学生娃娃们也一样嘛,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好好学习。”

“咱们都进去尝尝味道如何,要是味道不好,江澈同志可要小心挨板子哦。”马老开玩笑的说道。

“那不能,民以食为天嘛,保证学子们吃好可是我这个副校长的义务。”

“咱们模拟演练一下学生们就餐的环境怎么样?”

对于江澈的提议,众人自无不可,乐呵呵的从江澈手里接过餐票,挨个排好队。

午餐也没有准备的很豪华,就是江澈给日后学生准备的餐标。

主食为米饭和馒头,荤菜素菜共十八道,三份汤品。

凭餐票可以取一份米饭或者两个大馒头,十八道菜品中可以选择三份素菜和一个荤菜,汤品不限,另外还有餐后时令水果一份。

“江澈,正式开学之后能够保证给学子们准备的餐品也是这么丰富么?”看到橱窗里琳琅满目的菜肴,曾老问道。

“您老现在看到的什么,正式开学后除了时令蔬菜可能会有改变,但是菜品总类只会多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