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白玉冰没有明说,但是两人在一起也十一个年头了,江澈怎么能不明白她话中的意思。

并不是江澈不想帮,实在是这种工厂已经没有帮的必要了,本身他们就积重难返,有些工厂生产的产品早已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却仍旧不思进取的守着多年的生产工艺和产品,不寻求改变。

与其自己给想办法让他们苟延残喘再熬几年,待国内市场开放的程度再度加大,允许私人开办工厂、允许外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这种工厂还是一样的结局。

就拿白玉冰曾经工作过的服装厂举例,并不是产品不行,也不是采购渠道减少。

之所以原本红红火火见天都要加班的工厂,走到今天需要改制成厂长承包,说白了,‘源’没改变多少,‘流’的口子却越来越大。

为什么‘源’没加大,‘流’却越来越多?

一是因为许多老一辈的职工年龄到点,开始一批批的退休,而且现在还没有社保这么一说,所有退休人员退休之后都是由原单位的退管会负责管理,退休金由原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发放。

退休一个人就要补上一个人,一个工厂原本只要养活100个人,可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需要养的人可能会增加到一百一、一百二、甚至到最后要养两百人。

多养一个人,可不仅仅只是多开一份退休工资,连带着医药费等一系列费用还是原厂发放,就算过世了,原单位还要给一笔死亡补助金,可以说生老病死原单位都要管着,这是其一。

这种问题,越是大厂表现的越发明显。

另一个原因单听社会上的顺口溜就知道了:‘国外有个加拿大,国内有个大家拿。’、‘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

都说一句顺口溜,反应一个时代的特点。

现在许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人员整天泡茶聊天,效率低下。

工厂里的职员也一样,以前是号召多干、大干,以厂为家,大家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大家仍旧是‘以厂为家’,不过却是从‘大家’里顺东西回自己的‘小家’。

今天他拿一些钉子回家钉窗户,你带一些废铁回家垫桌脚。

别看这些东西单算不值什么钱,可集中到一起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现在大家顺东西,还会遮掩一下,拿一些不值钱的东西。

待到进入八十年代市场经济浪潮来临后,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发不出工资,用产品当工资发,甚至于久拖不发的情况越来越多,电视剧《人世间》中曹德宝所在的那家酱油厂就是用酱油、醋变相发工资。

生活困难促使人们把企业能变现的产品私自拿出去变卖,心理上或许还有种“这是我该拿的”想法。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数千年前儒家总结的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拿白不拿”则是当年“大家拿”现象的普遍心态。如果说初始的动因是由生活所迫选择了下策——因为衣食足,知荣辱——人们还可以理解,那么,大家拿之风愈演愈烈就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毕竟,“私拿”也是偷,就如孔乙己把偷字换了个马甲改为窃一样,只能算是一一块遮羞布。

有段时间,洗衣粉、肥皂、卫生纸等都有熟识和不大熟识的人随手扔亲戚朋友一些,众口一辞,厂里拿的,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