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时,众人才发觉事情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邵逸夫、霍英东等人加盟‘y store’在南洋售卖‘y phone’等产品赚了大钱的事情,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可即便因为‘y phone’而日进斗金,也没有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给江澈站台捧场吧?

有些心思机敏的商人,立马把邵逸夫等人的行为和这次来京联系了起来。

脑筋活络的立马选择跟进。

让他们和邵逸夫等人一样,一个人捐赠一座大楼,他们舍不得也做不到。

可几个人联合在一起捐赠稍微小一些的建筑还是能做到的,虽然这样有些肉疼。

于是出现了争先认领建筑物的火爆场面。

直到现在见到众人终于‘上钩’了,江澈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不过认领大学建筑物也不是江澈想要的,本身现在大学的规模被他筹划的这么大,再加上之前的恩怨,在国内大学圈子里已经算是公敌了。

当然被这些只会窝里横的家伙们当成公敌江澈毫不在意,他担心的是港商们吐出所有好处都被自己拿了,上面会不会有人借此搞事还真不好说。

搞自己,江澈不怕。

不说他上面有曾老和倪老等人护着,就凭借他两次受到最高一级的表彰和曾经收到的那副字帖,江澈只要不犯下叛国罪,做的错事再离谱最多也就是回归平民而已。

但是他担心某些人的矛头对准的是新大学。

江澈对这所大学抱有的期望无限高,可现在大学却还处于怀胎十月状态,即便是建设好,想要出成果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在没有展示出重要性就成了众矢之的,江澈根本没能力护得住它。

昨天晚上,江澈便想到了以邵逸夫这位酷爱给国内大学捐赠教学楼的‘助学狂魔’脾气,估计会给新大学捐赠教学楼之类的举动,却没有想到霍英东等人跟风后,其他港商也做了同样的决定。

这些钱用在新大学,说实话对江澈来说也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多这些捐赠,新大学除了会多一条“港商倾情赞助”的成就以外,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反而还特别拉仇恨,于己于新大学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与其这样,倒不如引导他们将捐赠的大楼折算成钱,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想到这里,江澈的cpu开始极速运转,在大脑中搜集着有用的信息。

“大眼睛!!!”

1990年,《华夏青年报》的摄影记者解海龙在农村进行摄影创作时,发现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贫困上不起学,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读书却充满了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