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轮式机动车在山地本就发挥不出它的优势,想要满足能拉能爬还能适应山地特性的车辆只有履带式。

可履带式的机动车不是江澈的‘强项’啊!

这些年尽跟轮式机动车打交道了,履带式的他还没触碰过。

江澈给卓方平和严总工散了烟,自己也点了一支香烟,一边抽着香烟一边用手指敲击着桌面,思索了一会儿也没有任何头绪。

好在严总工也知道做设计,特别是这种定向式设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是礼貌的说让江澈多多帮忙后便劝导江澈不用太着急。

从实验基地回来后,江澈又把自己关到小黑屋了。

在物流园里翻箱倒柜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关于gbl-130履带式布雷车一些资料,又找来了被大白熊称为‘耕作’的isd模块化远程火箭布雷车的资料。

‘isd模块化远程火箭布雷车’整体涂装军绿色,车身装载着两台发射装置,单从照片上看都能感受到它散发出的凌冽之气。

‘耕作’整车采用的kaaz-6560的8x8重型越野卡车底盘。

该底盘配备一部可以提供300kw马力的卡玛兹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能够让该布雷车保持强劲的动力。

在该柴油发动机的加持下,“耕作”的最高行驶速度能达到每小时90公里,最远可以行驶800公里的距离。其驾驶舱也经过防弹化处理,可以有效抵御小口径轻武器和爆炸物碎片的攻击。

该车长105米,宽26米,高28米,战斗全重达到35吨。

当该车进行工作时,一般会用尾部的两个千斤顶进行固定,保证车体的稳定性。

布局方面,“耕作”的后部是一组可以进行回转的弹药固定架,上面有两个5x5排列,25联装的模块化122火箭弹储运一体发射箱;中间是一处管理装置,可以在发射之后检测火箭弹的弹着点和布雷情况,方便士兵对目标进行修正。

另外“耕作”还配有一款弹药运输装填车,在车体的后部安装有一部遥控吊臂,当发射完毕后可以迅速进行二次装填,10分钟内就可完成全部工序,然后进行下一次的发射任务。

其最远的投放距离达到15公里,发射后能在几分钟内将目标区域成功布置为雷场。

不管是模块化还是它的高机动性在江澈看来都很棒,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在江澈看来“耕作”布雷系统的弊端特别突出,那就是它的发射装置看起来过高,让本就“头轻脚重”的kaaz底盘看起来“岌岌可危”。

如果在道路上行驶过快,假设一旦急转弯或紧急刹车,那么“耕作”系统发生侧翻的概率不能说百分之百,但绝对超过了50%。

但无论如何,使用火箭机动布雷可以有效提升战场的控制性,能够提升己方的机动性与快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