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没办法借助上层的力量,江澈原本还想着到时候借助物流园把能救的都救下,然后在物流园内给他们喂下安眠药,让这些人睡一觉。

只要看不到自己的脸,这件事就只能归于超自然事件,到时候忙活的就是749局,而没人会想到他的头上。

可江澈金手指的使用范围极为有限,在地动山摇的时候他又能救下来几人?

如果大山市也有着京城和彭城一样的问题,那么这件事情的可操作空间就大太多了。

昨天上班的第一天,江澈便拿着京城和彭城出现的城市问题找到了马老。

当江澈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到各个主要城市实际走一走,看看这些问题是普遍性的还是只是个例。

马老当即便同意了江澈的意见,一边给江澈开着证明文件,一边心里暗暗欣喜,欣喜江澈的成长比他们预期的都快,连他们都还没发现的问题都被江澈关联到了一起,更一改之前疲懒的性子,主动请缨下去调研。

之前江澈在汽车工业上的表现,大家一直对他的期望就是能够撑起国内机动车的发展,不说引领世界,最起码技术上要和国际上保持同期的水平。

可谁都没想到江澈去了一趟阿美后,居然展现了以往都不曾发现的亮点,从一个单一性的天才突然华丽的转变成一个复合型人才。

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外事方面展现出的天赋让他们这些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都拍案叫绝,特别是当娄百鸿把江澈常挂在嘴边的‘双赢’给解读成‘自己赢两次’传回国内后,大佬们乐得脸颊都酸疼。

主管外事口的倪老都说江澈是做外事的一把好手,要是同样的年龄他肯定没有江澈做的好。

虽说这一年多江澈没再在自己擅长的机动车领域继续搞研究,设计新车,反而有些‘不务正业’的参与到军事领域。

可人家也交上一份让任何人都满意的答卷,特别是那份特种兵论文中提出的‘斩首计划’颇有种军事大家的风范。

而且年前曾老展示的无人机和无人机发展方案居然是江澈提供的设计思路,众人震惊之余也纷纷猜测江澈‘霍霍’完外事了,‘霍霍’完军事了,下面又该‘霍霍’哪一方面了。

原以为江澈在阿美展现出了外事和经济的天赋,以为他是要转到外事口的方向,谁知道这小子猛然一转身全身心的投入到军事领域。

就在大家以为江澈想要在军事领域扎根了,这家伙现在又开始对城市规划和整体发展有了想法。

现在马老都搞不懂,江澈不像之前在机动车领域那般深入,虽说敲打的地方都是一些大家看不到甚至是自以为常的痛点,但是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让人很费解他到底要做什么?

虽然马老有很多疑问却没有问出口,现在马老想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给江澈开绿灯,让他尽情的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他倒想看看江澈到底想在哪一个领域发展?哪一个领域对他来说是不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