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草原骑兵士气大衰,而秦军士气愈发激昂,在短短半月内便歼敌二十万!

头曼单于头一个心生退意,匈奴家底薄,比不得东胡月氏,二十万大军,已是匈奴国中七成兵力,如今已死在战场数万匈奴士卒,他哪敢再跟秦军对抗下去?

再者,若此番东胡与月氏灭于秦军之手,他岂非能趁机一人独吞草原?

于是,再无心恋战的头曼单于,在一个寒风渐起的深夜,趁着三国相约出兵偷袭秦军之时,悄悄带着剩下的十多万大军,仓皇往阴山以北策马逃去。

匈奴军队的贸然撤退,让本就心惊胆战的东胡月氏大军,陷入了愈发惊惶畏战的士气之中,东胡王接连杀了数名逃兵祭拜龙神,才稍稍稳住士气。

到了北方萧瑟的十二月,随着草原骑兵的越来越少,半点便宜没讨着、反损失二十多万士卒的月氏王,率领剩下的士卒愤而离去。

月底,为了面子而强撑的东胡王,连同他带来的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秦军此时也能腾出手来,前往草原追击匈奴与月氏逃兵。

待蒙恬率军追至匈奴时,才得知头曼单于甫一回到草原,便被萧何挑唆趁乱回国、杀死阏氏幼弟、拉拢贵族势力的匈奴王子冒顿所杀。

而带着大军返身偷袭月氏的冒顿,又死在被萧何掌握的月氏留守军手中。

随着秦军战线的不断推进,李牧率军一路击败月氏与匈奴各路贵族,深入漠北两千里,打到了被后世称作“贝尔加湖”的瀚海旁,并在草原圣山狼居胥山勒石以铭。

而蒙恬则在率军攻下东胡境内后,成功击败从辽东方向赶来偷袭秦军的扶余人,并顺势将战场沿着东北方向,反攻进入扶余本土,成功将这片后世盛产顶级大米的肥沃黑土地,正式纳入大秦版图。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面对来自草原的侵扰残杀,毫无还手反击之力,只将“驱逐夷狄”视作获胜之目标。

但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天下攻守之势迥然逆转。

这一年,中原军队第一次筹建大规模骑兵以牙还牙,在李牧与蒙恬的带领下,秦军一路追亡逐北数千里,俘虏各部王公贵族,第一趟由中原人反过来成功征服这片辽阔的草原,并在阴山以南之数千里边关,沿着燕赵旧长城路线,重修以坚石水泥钢筋灌溉之长城。

而随着秦吏与驻军的陆续就位,秦语、秦字、秦钱、秦律与搬迁至此的秦人,亦旋踵而来。

在秦国从娃娃抓起的免费公学文化宣传攻势下,这些离中原腹地极远的草原之民,从此一代代说着咸阳官话、写着秦国楷书、感受着来自秦君的减税宽容仁政,自觉日子过得比从前松泛了许多,再不会有草原贵族随意来抢夺他们的牛羊与女子。

而此地发达的畜牧业,在与秦国兴旺的纺织手工业结合后,又让草原民众获得了额外的收入来源:剪羊毛,纺羊毛,织毛衣,制作各种精美的工艺毛绒制品

从此,近到阴山脚下、远到瀚海之边,大秦疆域内草原之民,皆坚定认为自己是秦人,而绝非匈奴人或东胡人。

殊不知,早在扶苏跟随秦军前往百越之时,秦国国内的平静形势便再一次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