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他立刻就改了主意:煤之事想必瞒不住人,但知晓煤矿位置之人,只能是绝对可靠之人。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李斯,倒不是他高估了李斯的人性之光,而是他了解李斯的趋利之心。

当李斯从神迹预言中获知,秦国来日必一统中原那一刻起,他定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忠心地守护秦国、为助秦国摆脱二世而亡的命运、为排斥胡亥继位而努力,因为这样做才最符合他的利益。

这样一来,李斯岂会犯蠢舍弃前途不可限量的秦国,转而跑去给六国通风报信?

接下来,是蒙恬和其弟蒙毅,至少在神画之中,他们也至死未投向奸臣,一生忠于他和大秦

这样想着,他便平静听了半晌、大臣们关于“要不要现在就对赵国全面开战”的讨论,顺水推舟点头道,“言之有理,那便一切照旧,诸卿去忙吧。”

便挥挥手,让蒙恬收起了那幅巨大的舆图。

李斯跟着众人一同告退后,慢慢朝外走着,心中疑虑更深了,刚跨出殿门,便听蒙恬在身后道,“李廷尉请留步!王上特请您进殿,再议昨日之事。”

李斯急忙脱鞋重新迈进殿中,其余众人早习惯嬴政不时会单独留大臣议事,便目不斜视继续往丹墀外走。

待行至转角回廊处,见扶苏远远抱着明赫,念念有词朝这边走来,“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小九要跟阿兄一起好好学孝悌之道哦,万不可惹父王生气”

众人见状不免驻足,王翦抚须感慨道,“唉,自楚夫人去后,长公子已许久不曾这般高兴过了。”

蒙武等人亦唏嘘不已,此事也让他们隐隐感知到一个信号:王上此番破天荒认下九公子,并对他百般恩宠,实则是在群臣面前,彰显对长公子的重视。

这几年来,随着吕不韦倒台、嬴政夺回朝政大权、却迟迟未立太子一事,朝中早已暗潮涌动。

自然,从大部分朝臣的本心而言,扶苏身为秦王长公子,又是嫡子,本就该是板上钉钉的秦国储君。

偏偏,扶苏的身份却有些尴尬——他的母亲出身于楚国王族。

其实,早在秦国第十任君主穆公时期,便与楚成王歃血结下“十八代诅盟”,双方约定“勠力同心,绊以婚姻”,虽然后来楚怀王背弃盟约,率诸侯联军攻打秦国,但秦楚联姻之事也成了惯例。(1)

但是,自武王前往周王畿举鼎而亡后,秦国朝政大权,便牢牢掌控在以宣太后为首的楚国外戚手中,相邦魏冉更是权倾朝野,待樗里疾去世后,嬴氏宗室便彻底沦为远离政治核心的边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