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不明其意,只得说些嘘寒问暖的话来攀谈,皇太后也始终温声回应着。

闲话过后,她才道,“听闻府上有一位三姑娘,诗书德行都十分出众,虽未出阁但已能当家理事了。”

“太后过誉了,不过是小孩子家玩闹,并不值当什么,娘娘倒说得我脸臊。”

皇太后闻言笑意更深,她也是偶然想起那日水钧说的话,便叫来贾妃一问,知晓了她这三妹妹的模样文采。

后来又让人留意打听了探春的行事品性,真真是好教养好本领,竟比从前为水钧选的那几位都强。

不仅德才兼备,且志向高远,胸襟开阔,还兼具雷厉风行之禀性。

皇太后是越想越满意,今日便趁着贾母进宫召她来说话。

这样的姑娘,怕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出一个来。

唯一勉强能说得上不足的也只是出身低些,但这和她的长处比起来,又显得微不足道了。

换个说法,这样的好姑娘若是被出身耽误了前程那才是最大的惋惜,而皇家就是最能为她正名的去处。

淳朝皇室娶亲一向不重门第,皇太后的父亲不过是个四品官,已逝的温慧皇后也只是出身没落世族。

皇权极度集中之下,是不必考虑外戚家世的。

贾母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太后问一句,她答一句。

一直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皇太后才道,“你今日也累了,就回了吧。”说着便让宫令呈来一方紫檀木盒。

“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拿回去给你家三姑娘留着赏玩罢。”

贾母忙起身谢恩,太后便命屠宫令好生将她送出宫去。

坐在车上,她沉思片刻打开紫檀木盒,里面放着一柄冰绿莹润、色浓欲滴的翡翠如意。

第125章

后又过了好几日,贾环才知道皇太后召了老太太打听探春的事,简直气个倒仰,“眼看裴家都要去提亲了,真是功亏一篑。”

薛玄只能顺着毛抚,“这正是造化弄人。”

“算了……也罢。”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探春若能嫁给水钧,比嫁给裴录更好,只是但凡牵扯进皇家,许多事都变得不单纯了。

嫁给水钧自是可以更好的施展能为,但这同时也承担着不寻常的风险。

他这么多年看着,深知淳朝皇权集中程度之高。

皇帝并不会因为后妃而对外戚有所提携。

譬如贾政,即便元春做了凤藻宫尚书,又加封贤德妃,他仍旧是他的五品官。

即便由从五品升为正五品也是因为他做官多年勤勉,谨言慎行,而不是为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