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带着板儿拉扯着终于到了贾母院中,刘姥姥见此处房屋堂舍比凤姐处还要辉煌,心下未免惶恐。

一面又进了屋内,见正面榻上坐着个头发白了却衣着考究的老人,便知定是贾母了,赶忙拉着板儿下跪磕头。

“老寿星好。”

贾母笑着请人起来,“老人家好,难为你远远的来。正好我们这儿修了园子,请你住两日说说话,逛一逛再回家也不迟。”

凤姐也出言挽留,“正是呢,也尝尝那园子里的果实子,和你们那里什么不同。”

刘姥姥见状便不好拂了众人的面,只得一边起身一边应下。

鸳鸯拿了一个绣凳放在她身后,十分客气,“姥姥请坐。”

“哎哎,谢谢姑娘。”刘姥姥一面谢一面拉着板儿坐了,这才敢端详屋内坐着的众人。

抬头便是坐在榻上的贾母,精神矍铄、笑意和善。

她边上倚着一位身穿杏子纱衫,清艳耀绝、丰肌玉骨的少年,活生生竟比她见过的画上的嫦娥还好看。

贾环也正好奇地看着刘姥姥,她虽年过七十,但看着身体还很康健,看上去也十分干净利落。

“哈哈哈哈,姥姥看环儿看呆了。”

刘姥姥回神也是腼腆一笑,“哥儿比咱们过年买的那贴画上头,画的仙子下凡还好看呢,真真是个神仙模样。”

众人都笑了,贾母也喜她的夸赞,直白又纯朴,只弄得贾环臊红了耳垂。

第38章

府中诸人长年累月过得都是差不多的日子,一时刘姥姥来了,仿佛就是那投入了静湖中的小石子儿,又多出好些故事来。

贾母因深居内宅,未免久来无趣,便要刘姥姥把些乡村见闻、传奇轶事等捡出来说上一说,也好解闷。

那刘姥姥虽是乡下出身,但也知道好歹,年纪大了又经历得多,便专说些好的来,哄贾母高兴。

“却说那一年冬天,雪下得有膝盖深,家家户户都是猫冬不出门的。”

“前庄上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夫妻二人独有一个女儿,生得极标志伶俐的。那日随父亲一道往土地庙上香,不想回来的路上却走散了……”

贾母王夫人几个听到这都念了一句佛,宝玉忙忙地追问,“后来可怎么样了?”

刘姥姥继续道,“家里人自然是焦急万分,又求友邻各自去找,一直到天黑也没找见。正是伤心的时候,后来一个邻村的赶了过来,说亲眼见那孩子往山里去了。”

众人又拿火把又点油灯,迎着风雪往山里找,竟真的找着了。

只见她窝在一个狐狸洞里睡着了,“按理说风天雪地的,野外里人命都要冻没,但找到时她身上还暖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