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意外地看向游臻,毕竟回府这种事情,很少会有妃子会做,就说那惠妃,也是在嫁入宫中之后一年,才抓住了机会出了宫。

但现在,她的主子竟然已经可以出宫了么?

“娘娘,宫中有规矩,必须有了手谕,才能出宫的。”连翘提醒道,担心珍妃因为不懂宫内规矩出事,毕竟珍妃身为男子,大约没有学过这些事情。

游臻半眯着眼睛,“我出宫当然是因为陛下让我出去的,不然我会出去么?”

如果是他,完全不想离开韫祉闵身边呢。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连翘因为游臻的话微微诧异,但她也不过只是宫内一位小小的宫女,若是主子好了,她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于是她立刻应道:“是,奴婢立刻去准备。”

**

乾宁宫,议事厅。

太后垂帘听政,韫祉闵则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官员上奏。

说实话,韫祉闵真心觉得这个上朝有他没他几乎是一个样,所有的官员几乎都是在看太后的脸色,而他作为一个皇帝,当真是一点权力也无。

这哪里是上朝,根本就是在练习端坐。

其实有些小事,让太后解决,韫祉闵倒也不在乎,至于有些关于民生大计的事情,太后的建议也属实算不错。

以往韫祉闵就是个坐在龙椅上的花瓶,太后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他作为皇帝的唯一一个作用就是说“准了”。

他听着都开始困了,直到那一直屹立在最前面的丞相在众臣沉默之后,拿着手中的玉牍向前一步。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下意识地看向了丞相的方位,只是很快却又收回了视线,一脸淡定地矗立在原地。

韫祉闵明显察觉气氛在一瞬变得僵持。

于是他立刻又将背挺直了一些,睁开了自己几乎快要垂下去的眼皮,同时看向丞相,朗声道:“不知丞相有何要奏?”

太后在玉帘之后睁开了那双灰沉沉的双目,显然是对韫祉闵的率先开口而感到不悦,但到底碍于皇帝的面子没有多说。

底下的朝臣也是神情各异。

韫祉闵没有多表现出什么,只是语气轻快地道:“毕竟都是一家人了,您需要什么都可以说,朕一概准了。”

太后了然地摇了摇头,其余朝臣有些露出了惋惜的表情,有些依旧还是一脸狐疑,还有些则是神色复杂,面露深思。

丞相此时的心情也与众位朝臣如出一辙,只是他到底是朝中老臣,又是朝中重臣,自然比其他大臣更加沉得住气。

于是他微微弓腰,道:“今日衢州巡抚加急书信,告知微臣衢州突发大水,言露堤坝已被破坏,如今地方官员已经开放粮仓赈灾,可灾民过多,如今粮食已经供不应求,甚至无法安顿所有灾民,因为臣斗胆求陛下下旨同意调配忻州粮仓五成粮食赈灾,同时允许灾民能够前往忻州短住。”

这段话让韫祉闵微讶,原著中极力描述的丞相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却并未多加描述丞相好的一面。

可当这个故事铺展开来,准确来说,所有人物都该是有其多样性的。

就像是丞相,虽说或许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狠辣一面,却也有着为民的热血。

这倒是让韫祉闵对他多了一丝的好感。

他正要说话,身旁垂帘听政的太后便已经开口了。“忻州若是调配粮食,那忻州的百姓又该如何?”

太后咄咄逼人。“丞相,你这主意,是要让陛下失了忻州的民心吗?”

丞相心知这事没有那么容易,但他为了衢州百姓还是要据理力争一番。“如今重中之重是衢州的百姓,即便忻州调配五成粮食给衢州,忻州依旧能够在一个月内保证粮食的充足,这一个月时间,足够我们从其他州调配粮食过去,以此保证忻州的粮食问题。”

太后冷笑一声。“忻州天高路远,京城的手如何伸得这么长,若这其中有人搅合,这些粮食全部折了怎么办?”

太后说的也不无道理,但却也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了,丞相按捺住不耐烦,冷笑道:“太后,如今这是陛下的天下,您不如先听听陛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