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张,京城展销会

那一年1977 海州侯 1121 字 2022-09-05

它比普通的实际多了“展”的含义,又比普通展览多了“销”的目的。

简而言之,“展销会”诞生就是为了卖稀罕玩意儿。

在计划经济年代,各地的物资生产、销售都有统一而严格的调配,不能私自流通。

有些孩子央求着出差的家长带几块外地的糖果回来,就是为了攒几张稀罕糖纸。

展销会,就是国家给初期的市场经济稍稍开了一个口子。

真正吸引姜斌的,还是报纸登的一行字,“不需要凭票供应,顾客自由参观选购,调剂余缺”。

姜斌掐好了日子,兴冲冲的就出了校园,去参加展销会。

坐上破旧的老式公交车,朝着京城的东南四环过去。

哦,不,现在的京城还没有四环,连三环都没有,十八里店还是郊区的郊区。

不管怎样,姜斌一路上心情大好,就差唱起歌来了,“老子的钱终于派上用场了”。

车越往南开,上车的人越多,都是往十八里店凑热闹的,不管买不买,见识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要不然皇城根的其他老爷么就着“展销会”聊的起劲,就你没见识过,那就太跌份了。

下了车,姜斌才叫见识了,啥叫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凑热闹果然是中国人的天性。

梳着辫子的大姑娘、撩着背心露肚脐的大爷,一群一群的擦肩而过,姜斌艰难的找了入口,随着人流往前走。

好容易挤到了跟前,瞧着市场的大门上挂着一个大牌子,写着“清仓积压物资展销会”,这可跟报纸上的不太一样啊!

姜斌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这咋有点像坑人的呢?不至于吧,70年代的人不是很淳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