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勇

那一年1977 海州侯 887 字 2022-09-05

1977年,高考恢复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大勇工作之余,留下的复习的间少之又少。初中课程还好,一来知识浅,二来基础打得扎实,可高中课程被耽搁了,与其说是复习,不如说是从头学起。

因此,可想而知,第一次高考无疾而终。

1978年初夏,正当大勇备考进入冲刺阶段,城里拍来一份电报:母亲病重。大勇请假回城,母亲已经住进了医院,几个月不见,她几乎瘦脱了相。医生的诊断是胃癌晚期,已经没有开刀的机会了。

大勇没日没夜地守在病床边照顾。母亲焦心,劝他回去复习。大勇推说自己基础差,多复习一年,把握还大些。

没过多久,终究没逃过病魔,母亲病死在医院。

回到林场已是7月底,高考结束了。按照当时的招考规定,考生不得超30周岁,1979年的高考是最后的机会。可这时候,公社领导泼了一盆冷水:“你就是考上了,怕也难过吧?”

他不死心,继续备考,可到了1979年5月,县招生办发出通告,规定高考考生一般不超过25周岁,学习成绩优秀的未婚青年,经单位证明,年龄可放宽到28周岁。

这是当头一棒——大勇当时已经30岁了,还没进考场他的大学梦就碎了。附近的村民得知消息,笑话他:“哪能谁都成天之骄子呢?”

时间一晃,就这样30年过去了。前世回乡的时候,路过渡口的时候,还经常见到大勇。虽然那时已经有了过河大桥。姜斌还是愿意绕远路,去看一下大勇。

那是被耽搁一辈子的人生啊!

不知道这一辈子,大勇会不会依然在渡口孤独终老。

就在姜斌胡思乱想的时候,已经悄然到了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