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美人思华年 花日绯 1020 字 2个月前

淮王见皇后允了,又是讨好的一笑,亲自给皇后剥了个蜜桔,送到她手中,皇后横了他一眼,说道:“你也别高兴的太早,宋玉汐就算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可只要宋家有秦氏那个女人在,你要想顺顺当当的把她充入你的后院,只怕也没那么容易。”

皇后的话让淮王冷了冷面孔,说道:“哼,那老妪妇惹了母后,那时候还在不在都不知道呢,就是在,我也能想办法让她开不了口。”

“怎么?”皇后转过身去,看着自己的小儿子,问道:“你有法子?”

淮王挑眉一笑:“什么法子?秦氏活的也够久了,她给母后添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留她至今是母后仁慈。”

皇后大惊:“你可别胡来,镇国公府也不是豆腐做的。”

“我知道,母后放心吧,我的法子自然不用自己动手……”淮王这么一句话后,便不再说下去了,皇后问不出来,只叮嘱他不可冒进云云。

母子俩又说了一番体己话之后,淮王殿下这才告退。

宋玉汐在床上躺了三天,第一天发热,第二天流鼻涕,第三天又开始咳嗽,直到四五天以后,身子才渐渐好了起来,起床后,就收到了宫里的赏赐,因为她救人有功,所以皇上又赐了不少金银细软给她,为她的百宝箱中又添一些资本。

而之前为她所救的信国公府三小姐楚敏和宁国候府六小姐杜颜也亲自上门看望了她,感谢她的救命之恩。

宫里的赏赐下来的时候,宋家所有人都一起去门前接赏去了,宋玉汐大方,将有些金银就直接在府里撒了,大额的金银直接送到宁寿院去,让秦氏安排,然后又给其余姑娘,挑了几样可以送人的钗环玉佩,就连府里的奴婢仆人也都有恩赏,唯独宋玉蝉那里没有送去任何东西。

宋玉汐这人就是这样的,你若对她好,她百倍还,你若对她不好,那就是天王老子也别想让她妥协。宋玉蝉已经触犯了她的底线,就算今后和她撕破了脸,没有了从前的和睦,宋玉汐也不在乎。

宋玉寒等姐妹不知道宋玉汐和宋玉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敢问,不过宋玉梦心里多少是知道一点的,毕竟她当时也在宫里,宋玉汐无缘无故的从水面掉下去,那道急弯她也经过了,没感觉水流有多猛烈,照理说应该不会掉下去才对,而宋玉蝉当天又被秦氏给召回了宋家,连选秀也没参加,和定王赐婚的事情更是没有边际了,秦氏将她禁足,可见她的确是做错了事情的,这一点,让宋玉梦很容易就想到了宋玉汐落水肯定和宋玉蝉有关系。

不过这件事情她谁也没敢说,既然秦氏那里有了定论,她说再多都是没用的,省得被宋玉蝉连累了,再让秦氏将她也给禁足了!

宋玉蝉得不到定王妃的位置,宋玉梦一点都不觉得可惜,只怪宋玉蝉这段时间显摆过了头,今后还不知道在那些贵女面前怎么圆过去呢,之前一回,她和姨娘想在秦氏眼皮子底下做些小动作,害一害九姨娘和宋玉汐,却被秦氏给整治的伤了元气,赔了一个大舅舅,从此四姨娘失去了娘家的助力,人也变得老实起来,宋玉蝉的事情,宋玉梦觉得事不关己,她只需静静的看戏就好。

宋玉汐不在芙蓉园和远客居一个多月,福伯和林樊将铺子打理的井井有条。谭昭娘在远客居里也自成一道风景线,她如今每日刺绣,绣出来的东西都供不应求,也给林樊额外招揽了不少生意,琉璃卖的空前火热,窑厂已经连续烧了好几个月没有停,若不是原料不太够的话,也许这窑洞烧个两三年都不会熄吧。

宋玉汐这回倒是没有让林樊去催促,而是让窑厂的堰伯将手头这批烧制完成之后,就把窑洞大火熄了,一来是水晶不太够用,二来,宋玉汐是担心五月里京城那场毁灭性的大雨。

已经让福伯在芙蓉园后院的后面又开辟出一个院子,专门用来存放炭火和木柴用的,福伯以为是窑厂需要,所以也没有多怀疑,按照宋玉汐说的那些就去做了,林樊那儿也没闲着,一路收了万吨米粮,存放起来。

这一场大雨足足会下三个月!整个夏季都在这一片雨水中渡过,不是偶尔暴雨,而是每天日夜不停的下,从京城到河间再到直沽,这些地方在雨水过后,京城城内还好些,城外的良田和房屋都给淹了,造成灾民无数,全都一窝蜂的往京城涌来。

就因为这个,宋玉汐当年买下了长安街以后,重新建造店铺时就特意让工匠,把她手里的所有店铺的地基加高了两米,所以长安街的所有铺子门前全都是有石阶的,这样一来,租她铺子的商店应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她收集炭火和木柴,还有粮食,倒不是为了在那时发一笔财,相反的,她手里掌控这些,总比其他人掌控要好,到时候是施粥还是放粮,都能由她控制,不会被少数奸商坐抬米价,上一世就是那样的,有很多奸商在下雨一个月之后,就大肆收上米粮,然后高价卖给来求活命的百姓,百姓们吃不起粮食,怨气积聚,那段时间,在京城闹出无数的官司,也死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