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所以等到了78年,县里的机械厂扩招,苏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了机械厂之后,小徐同志便鼓起勇气再次告白了。

这会儿小徐同志已经24岁,等了苏颖3年,所以苏颖也被小徐同志的真心所打动。

但是当时老二苏茂还在蹲笆篱子,刘兰香身体的病痛愈发的频繁,苏颖在机械厂上班,家里大多数的活计都交给了年仅14岁还瘸了一条腿的老三苏诚。

苏颖不想把这些负担带给小徐同志,就说想等到过几年,二弟出来了能够有份赚钱的营生,三弟也长大了之后,俩人再结婚。

可俩人没想到,不久后,改开的大潮来临,国营厂的效益越来越差,但反观小徐同志,在兵团解散后,还拥有了可以回京转业的机会。

在刚开始知道可以回京转业的时候,小徐同志就直接打了报告,说想转业在当地。

这个消息一出,几乎是所有人都不理解,为啥徐昌盛宁愿放弃回首都的机会,也要留在当地?

就他们这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儿,以后也好不到哪里去,留在他们这儿就相当于放弃了大好的前途,而且现在有这个机会,不代表以后也有。

但是小徐同志的意志坚定,领导们便也虽他去了。

这个年代单位里是没有秘密的,尤其还是许昌盛这种非常令人不解的行为。

没多久过去,苏颖就听到了风言风语。

巨大的压力如同山呼海啸一般朝着苏颖袭来,同事们的异样眼神,同村人的胡乱猜测,都让苏颖感到低入了尘埃般的压抑。

最终,苏颖跟小徐同志提出了分手,她不想耽误小徐同志的大好前程。

幸亏后来小徐同志没有放弃,等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苏茂和苏诚都各自成了家,毅然决然留在当地的小徐同志再次告白,这才有情人终成眷属。

每每回想起往事,苏颖总是一阵阵的叹息。

不过她已经有了重新来过,弥补遗憾的机会,这次她要主动出击,勇敢的守卫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生活。

第161章

76年是动荡且充满希望的一年,这一年的某些变化,对于后来几十年的普通人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形式每天都在发生着惊天的逆转,所有人都在企盼着,期待着,尤其是那些被迫远离家乡许久,不能与亲人相见的知青们。

好在时代没有让大家等太久,在77年的最后一个月里,万众瞩目的高考终于恢复了。

这个时候,苏谕和王莺本来才刚上完高一。

其实他俩高二的课程也早就学完了,但是苏颖说他俩年纪太小了,就算是现在毕业了,也不会有单位接收的,还得去地里干活儿。

反正总之,原本苏谕和王莺是打算老老实实在学校混日子的。

但是这一年,苏颖已经完成了高二的课程。

而她本来预计的混到高中毕业就完事儿,结果因为某个臭弟弟太能卷了,苏颖就被迫卷成了全校第一…

以及校领导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对苏颖同学寄、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