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 35 章 开春新茶

家里女主人不欢迎你,做客的人心里又会有多高兴呢?

和娘家嫂子那点不痛快,潘乐晴不好跟大哥说,毕竟这点龃龉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但是,潘乐晴也不是好惹的。

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何丽娟娘家侄女何梦来了,何梦笑着过来打招呼:“听说江家两位哥哥嫂嫂来了,特地过来问声好。”

江明升和江明彦两兄弟没开口,张惠不认识她,也没说话,苏棠笑着应了一声:“何梦现在也上班了吧。”

何梦尴尬地笑了笑:“还没呢,现在工作不好找。”

“不好找就下乡嘛,农村天宽地阔,大有可为,就等着你们这些知识青年去建设。”

“再说,你姑姑最喜欢贴补娘家,在你姑姑这儿,你从小到大的待遇比潘辉和潘磊两个亲儿子都不差,比我们家明升和明彦,呵呵,我家两个和你不能比。”

潘乐晴又不冷不热地丢下一句:“你有你姑姑贴补,就算下乡,想必日子也过得好得很,挺好。”

何丽娟气得脑袋冒火,潘乐晴是什么意思,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她拿潘家贴补娘家,还说她对自己家侄女好,对两个外甥不好?

虽然,说的是事实吧,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出来,这不是打她的脸吗?

何梦低下头,不敢说话,心里慌乱不已,她是不是做错什么了?

江明升和江明彦两兄弟老神在在地喝茶,张惠没搞清楚状况,苏棠抱着小侄女挡住脸,对着张惠摇了摇头。

好吧,都坐着看热闹。

潘辉和潘磊这两个亲儿子,左看看右看看,心里想着他们妈又搞什么小动作得罪姑姑了?

姑姑一向不爱跟他们妈计较,最宽宏大量的姑妈今天说话这么难听,到底是因为啥?

这么僵着也不是个事儿,潘辉正想说点什么岔过去,何丽娟说话了。

“呵呵,乐晴这话说得不对吧,我什么时候对两个外甥不好了?一向是你哥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我一个家庭妇女,又不挣工资,你哥做的决定,我哪里有插嘴的份儿。”

何丽娟抬眼瞟了潘乐晴一眼,姿态拿捏的足足的。

潘乐晴冷笑:“我也觉得奇怪呢,你说你是家庭妇女,不挣工资,家里你也不做主,难道是我大哥带着你家侄女一年去买几身衣服?”

“那我倒要问问我大哥,都带何家的侄女去买衣服了,怎么没想着给两个外甥买几身?我家明升和明彦排不上号,潘辉和潘磊总是排的上号吧,毕竟是亲生的嘛。”

何丽娟脸色一下垮了,究竟是谁跟潘乐晴说的这话?

何丽娟刀子似的眼神刮过两个媳妇儿,大儿媳齐小青和小儿媳叶云都不傻,一下明白,婆婆是把这个账算到她们头上了。

潘乐晴冷笑一声:“你也不用看小青和小云,你这个好姑姑名声在外,都不用我打听,自然有认识的人把话递到我耳边。”

江松和潘福泉进门,潘福泉笑道:“什么话又递到你耳边了,你一天天在家闲得慌,什么消息你都知道。”

“那可不,我可不像大哥,被人一辈子蒙在鼓里,连家底都被人搬去娘家了都不知道。”

何丽娟脸色一黑,勉强笑着去拉潘乐晴:“你看你,随便闲话几句,你还自己个儿气上了,一家孩子都在呢,你可要有点长辈的样子。”

何丽娟一把甩开她的手:“我倒是以身作则,很有长辈的样子,就是见不得有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真以为自己家的大门镶嵌着金边儿,人人都排着队高攀似的。”

张惠在心里竖起大拇指,婆婆厉害,属于是指桑骂槐的高阶选手。

潘福泉也不傻,明白了妹妹的意思,也不看他媳妇儿,拉着妹妹坐:“刚才我和妹夫去隔壁李家坐了坐,李家的媳妇儿还说你下午有空的话,去她家一趟,她有事儿和你说。”

“嗯,我和李嫂子关系好,每次过来都要去他们家。”

苏棠抿嘴笑,瞧婆婆这话说的,就是和舅妈关系不好呗。

刚才针锋相对,全家老小都在,潘辉和潘磊两兄弟肯定不会在他们爸面前揭亲妈的短。

齐小青和叶云两个当媳妇儿的心里倒是想,不过也就是想想,除非不想过了。

江明升和江明彦夫妻俩都不是多嘴的人,也没拿刚才那点口角当回事,过去了就过去了,反正他们妈占上风,不吃亏。

在场的,也就只有何梦,局促不安,留下也不是,走也不是。

说起来她是无妄之灾,不过也不无辜,她从姑姑家拿了多少好处,她自己心里有数。

“小梦怎么来了。”潘福泉这会儿才发现站在角落的何梦。

何梦勉强笑了一下:“听说……我今儿有空,过来走走,看看姑父和姑妈,见你们忙,我就先回去了,等两天再来。”

“啊,行,回去慢点,昨晚上下雪,地都被踩瓷实了,滑溜的很。”

“好。”

何梦走了,屋里的人该喝茶喝茶,该说话说话。

今天这个宴席吃的人如鲠在喉,大表嫂知道涵涵可以吃蒸蛋,给蒸了一碗端来,张惠谢过之后,喂女儿吃。

“大嫂要不喂一喂?”张惠见大嫂蠢蠢欲动,主动提出来。

“那我试试。”苏棠雀跃不已。

张惠抱着女儿,苏棠学着张惠,把蒸蛋弄得碎碎的,挖了小小一勺。

有的吃就行,涵涵不挑,啊呜一口吃了,小嘴儿像模像样地咀嚼,脸颊上的嘟嘟肉一颤一颤的,真是可爱到苏棠的心里了。

“涵涵乖,大伯母再给你一勺。”

“嗷嗷~”

坐在苏棠对面,潘乐晴笑眯了眼,感觉家里明年要再添个小崽崽了。

吃了午饭,略微多坐了会儿,借口孩子要睡觉,就先回了。

潘福泉亲自送妹妹妹夫一家人出门,给外甥和外甥媳妇塞了大红包,给涵涵的红包最厚。

潘辉和潘磊两夫妻也给了涵涵红包,何丽娟脸上抹不开,也不情不愿地拿了个红包。

出了潘家的门,潘乐晴要隔壁李家坐一坐,江明升和江明彦夫妻俩就先回去。

回去的路上,苏棠忍不住了,把婆婆和舅妈那点不愉快给张惠说了个通透,张惠了然地点头,舅妈恨屋及乌也能理解。

“舅妈那个人,也就是爱搞点小动作,给咱妈找点不痛快恶心人,还不敢让舅舅知道,翻不出浪来。”

回到家,夫妻俩哄孩子睡觉,张惠小声问:“你和两个表哥关系怎么样?”

“还成,因为咱妈和舅妈关系一般,我们兄弟俩和两个表哥关系虽然不清净,也还过得去。”

二表哥现在在交通局上班,他能进去,他们江家也是出了力的。

女儿睡了,张惠侧身躺床上:“你们家关系挺复杂。”

“也说不上复杂,不是哪家都跟你们家似的,亲戚家处得那么融洽。”

那倒也是,舅舅舅妈对他们兄妹三个,真是挑不出一句不是。

当然,她爸妈对两个表弟也是一样。

“睡吧,年前我托朋友打听院子,已经有结果了,明天我们去看看,行的话赶紧定下来,我们最迟初五就要走。”

“嗯,好。”

睡醒午觉起床,爸妈和胖胖也起床了,胖胖跑过来:“姑姑,我上午和爷爷奶奶,还有江太爷江太奶奶去吃好吃的了。”

张惠笑着摸摸他的头:“吃什么好吃的了?”

“鸭子,好香的鸭子。”胖胖报菜名儿似的说了一长串。

陈丽芳问女儿:“上午去小江舅舅家怎么样,涵涵闹没闹?”

“还行吧,涵涵一点没闹,我们吃了午饭就回来了。”

陈丽芳觉得不对劲,到底是亲舅舅家,吃了午饭就走?

张惠笑了笑:“您别想那么多,没啥事儿。”

张惠提起明天要去看房子,陈丽芳被转移了注意力:“我和你爸没事儿,明天也跟你们去看看。”

“那咱们一起去。”

江明彦朋友介绍的房子远近都有,远的坐公交车过去要一个小时,近的地方离江家只隔了三条街。

第二天一早起来,把孩子喂饱交给婆婆带着,他们一早出门去看房子。

第一套房子最远,那套房子最大,里面住着七八户人家,他们都是五六年前搬进来的。

住一起,邻居之间门磕磕碰碰常有的事情,前些日子吵了一场大架,大家都不乐意住一起,打了房子的主意,想把房子卖了还钱,拿着这个钱,和单位里的人换一套大一些的一家人住一起。

江明彦那个朋友名叫左维,在邮局上班,这一片人头熟的很,要不然他也不会知道这事儿。

左维说:“院里的住户儿女都是有工作的,单位也分了房子,他们嫌弃楼房小住不下,前些年闹分房子的时候,这户空着就被分了。”

江明彦和张惠对视一眼,这个意思是,这套房子并不是这七八户人家所有,那他们凭什么卖人家的房子?

左维笑了笑:“这事儿定下来好多年了,就算房主以后回来这房子也要不回去,你们要是便宜接过来,也不是不行。”

张惠摇了摇头:“算了,看一下家。”

张惠很清楚,等以后那些远走他乡或者是被下放的人回来,他们的财产大部分都是要返还的。

“那咱们去下一家。”

第二家在花枝巷,位置偏僻了些,房子也比第一家小,只是一套二进的房子,但是右边有个跨院,以前应该是花园,现在被主人家拿来种菜。

这会儿正是冬天,跨院到处光秃秃的,除了雪什么都看不着。

陈丽芳把女儿拉到一边:“我看这个院子不错,你们一家人也尽够了。”

张惠笑道:“妈你是看上人家的菜地了吧。”

“那可不,那么宽的菜地,好好弄一弄,种点小菜,你们肯定够吃了。”

张惠左右转了转,这套房子确实是不错,结构好,保养的好。

左维介绍:“这套房子主人要跟着儿子的工作去上海住,老人年纪也大了,估计以后不会再回来,就想把房子处理了。”

江明彦问:“还有两家呢?”

“行,咱们都去看看再说。”

另外两家离江家近,他们都去看了之后,走路回家吃中午饭。

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全家人都看上了花枝巷那套院子。

“江明彦你刚才看到没有,跨院里面靠墙的位置有裸露出来的地基,说明原来肯定有房子,后来被拆了。”

“你想重新建起来?”

张惠点点头:“跨院挺大的,可以修两间门房子起来,当作书房用。”

张惠脑海里已经在想象在院子里种花种菜,再种几样北方适合种植的果树。

陈丽芳和张高义也觉得不错,回到家和亲家商量,最后定下的花枝巷那套院子。

“前几年闹得厉害,什么强占的,主人家走了擅自把人家房子分了的,数不胜数,花枝巷那套院子,好处就是主人家要卖,以后不会有什么纠葛。”潘乐晴主要是看中这一点。

“那我们就定这一家,下午去找左维把房子买了。”

“你钱够不够,不够我和你爸给你补贴点。”

“够了。”江明彦对妈说:“我们这两天就要回去了,等开春雪化了,麻烦妈帮我把院子整理出来,等我们年底回来住。”

“行,这个事儿交给我吧。”

张惠笑着看着婆婆,她相信婆婆的审美,肯定不会把院子倒腾丑了。

左维认识房主,带着江明彦去把手续办了,房子落在张惠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