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 27 章 谁比谁得意

傍晚时分,严卫华提着一斤肉,一只鸭子,三斤米回家,看到媳妇儿居然没在床上,笑着问:“今天不怕冷了?”

“还行吧,我烧了火盆,还算暖和。你去买肉了?”

“没有买。”

严卫华把肉和米放桌上,鸭子扔地上:“单位发的过年福利。”

沈燕看了眼:“也对,也没几天了,该发福利了。”

学校那边的福利早就发了,她是临时工,临时工照张惠他们正式工的福利少了一半。

干一样的活儿,有时候甚至还要多干一点,却只能拿一半的报酬,沈燕性格再开朗,再喜欢教书,心里肯定还是有些不平衡。

“你怎么?不舒服?看着不太高兴?”

沈燕笑道:“没有不高兴,有个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张惠亲自跟你说的?”听说换工作这个事,严卫华第一反应是不信,工作多重要啊。

“真的,这种事儿她没必要说出来只是为了逗我玩儿。”

张惠人家要去首都的呀,早晚的事。

严卫华冷静下来:“这是个机会,张家既然想要百货大楼的工作名额,咱们回去跟爸妈大哥大嫂聊聊,如果大哥……咱们再去找张家商量,我们找爸妈想办法,另外给他们找个工作。”

要是找不到工作交换,他们花钱买张惠正式工的岗位也行。

“那最好不过了。”

严卫华刚脱了外套,这会儿立刻又穿上:“别坐着了,咱们今晚去爸妈家吃饭,这事儿先跟爸妈通个气,然后再去岳父岳母家。”

“这事儿,宜早不宜迟。”

沈燕起身去换外出的衣服:“你呀,别那么急,张惠我清楚,既然她亲自上门来跟我说,还说想要百货大楼的工作,我猜她只跟我说了,肯定没有跟其他人说。”

“我就是怕有个万一,不过我跟张惠不熟,你们上班天天见面,肯定你更加了解她。”

沈燕轻笑一声:“瞧你那怂样,我都不介意你追求过张惠,你那么紧张干什么?”

严卫华不想谈这个话题:“赶紧着,再晚赶不上饭点儿了。”

严卫华爸妈住在县委家属楼里,小夫妻俩进门的时候严卫华的妈妈正在做饭,他爸在看报纸。

两人进门,喊了声爸妈,沈燕撸起袖子去厨房帮忙,严卫华凑到他爸身边:“爸,我跟你说件事。”

沈燕在公婆家吃了晚饭,婆婆碗都没洗,就陪她回娘家。

一路上寒风凛冽,沈燕心里却觉得十分温暖,想到张惠,只有感谢,就是因为张惠,她才碰上这么好的男人,还有为她前途操心的公婆。

亲家一家人亲自上门,沈燕爸妈赶紧迎出来接待,沈燕笑着喊了声妈。

“你这孩子,怎么来家里不打声招呼,家里什么都没准备。”

“妈你先别忙,今天来有事儿。”

“什么事儿?”

“工作的事情。”

严沈两家人坐下,严卫华妈妈笑容和煦:“沈燕你把事情告诉你爸妈,咱们再好好商量,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为了你们年轻人好。”

这究竟是出了什么事?

沈燕家人疑惑地望着女儿,沈燕把张惠换工作的事情又跟爸妈说了一遍,屋里没人说话。

“爸妈大哥大嫂你们觉得怎么样?”沈燕试探着问。

沈燕妈妈笑道:“如果不方便,我们家可以另外找个合适的工作……”

“方便,怎么能不方便?”

沈燕大哥望向爸妈:“这事儿我觉得行,爸妈你们觉得怎么样?”

沈燕爸妈早就心动了,但是家里最有本事的是大儿子,儿子没开口,他们不能先开口。

这会儿听到大儿子应下了,沈燕妈妈笑开了花:“说的对,这么好的机会要是错过了,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

沈燕大嫂问:“我记得张惠就是你结婚的时候,发现怀孕的那个姑娘吧。”

“就是她,肚子都挺起来了,她家里可宝贝她了。”

“怪不得。”

两家人又打听了一些更加详细的事情,最后决定,明天就去张家把事情定下来。

大年二十八,年味儿越发浓。

家里没张高义什么事儿,一大早收拾他的东西,准备出门钓鱼去,后头过年那几天就不好出门钓鱼了。

沈家人来了!

刘莉和往常一样在小姑子家学习,看到沈家人来了,赶忙回来叫爸妈去一趟。

张高义放下手里的东西,叫上媳妇儿。

陈丽芳洗洗手:“小江在家里,他们小夫妻和沈家商量好不就行了。”

张高义等在门口:“大儿媳不是说人家爹娘来了么,咱们当长辈的也该去看看。”

“那走吧。”陈丽芳收拾好自己。

换工作该说的话都说了,沈燕大哥今天主要想问问张惠大嫂什么学历。

刘莉不好意思地说:“小学生,当年考上初中,没读。”

沈燕大哥笑着说:“有小学文凭也不错,不过到底差了点,要不咱们先这样,等开年百货大楼招工你先临时工进来,等你拿到初中文凭,再想办法转成正式工?”

沈燕她妈补充道:“我们肯定不赖皮,不可能占你们的正式工位置,就不干事儿。”

张惠觉得可行,不过沈家要写个字据,大家都签字。

“不是信不过,咱们一码归一码,事情说的清楚明白,也不怕以后闹矛盾。”

张惠看向沈燕:“我以后还想和沈燕做好朋友。”

沈燕开心地去拉张惠的手:“我看可以。”

两家人都没意见,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吧。

走之前,张惠把刚烤好的酥饼用油纸包了一包塞给她:“说好要给你的过年礼物。”

沈燕高兴道:“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把沈家人送走后,江明彦打量媳妇儿:“没想到你还有这么细心的时候。”

张惠得意地扬起下巴:“这点事儿还能想不到?”

刘莉连忙夸:“还是惠惠脑子转得快。”

陈丽芳表情淡淡的:“我回家忙活去了,你们俩中午回那边吃午饭。”

“哎!”

张惠家就他们夫妻早就跟爸妈商量好了,过年两家人一起过。等到大年初一舅舅舅妈他们过来,才在小院这边开火。

厨房炉子上还炖着菜,陈丽芳急忙走了。

张高义和蔼道:“你妈就是操心你以后没有工作,怕你被人家看不起,有点担心。”

张高义想了想又说:“惠惠你是个有主意的,定下了目标就好好努力,明年咱们去一趟蒙顶山找你朱叔叔。”

“好,我知道了。”

这会儿时间还早,张高义也不在家闲着,带上他的东西,出门钓鱼去了。

原本以为今天河边没什么人,等张高义到的时候,居然有四五个人在。

“家里媳妇儿带着儿孙们忙活,嫌弃我在家碍手碍脚。”一个老大爷语气有些哀怨。

大家伙儿都笑起来,看来在家里的待遇大家都差不多。

“张老师,你的位置给你留着呢。”

“谢谢了。”

那天张高义撒的鱼窝钓了好多鱼起来,后头几天张高义那个位置还是很抢手,为了占那个位置,大家来的一个比一个早。

抢了几天后,抢到那个位置的,也没钓到多少鱼,大家也歇了心思,找个自己喜欢的位置蹲着。

等到半下午,太阳都不暖和了,张高义发现,今天这位置有点浪费鱼食。

撒了两把鱼食打的窝,枯坐几个小时,只钓起来一条巴掌大的小鲫鱼。

“张老师今天运气不行呀,我给你一条,算是上次占你鱼窝的谢礼,我给你选条大的。”

张高义摆摆手忙说不用:“这河也不是我家的,大家都能钓,和我有什么关系。”

“哎,那不行,那天说好了的。”

“就是。”

大家伙儿一人给张高义送了一条大鱼,张高义今天居然也满载而归。

“爸,你真要好好教教江明彦和大哥二哥,要是都学会了这手钓鱼技术,咱们家还能缺鱼吃?”

张高义要面子,笑了笑说;“这个钓鱼吧,看运气,也看天分。”

“爸你可真棒!”

心虚地享受着闺女的吹捧,张高义桶里留了一条大鱼提回家:“今晚上叫你妈烧条鱼吃。”

“好嘞!”

夜幕时分,江明彦带着媳妇儿去岳父家吃饭,一家人刚好坐了一桌。

屋外楼道里邻居的小孩儿跑来跑去打闹玩笑,屋里灯光下,大家围坐在桌前,享受美味的食物。

今天煎了枕头粑,红糖勾芡挂在煎到两面金黄的糍粑上,张惠一口咬下去,忙呼了口热气:“好烫!”

“嗷嗷,好好吃!”

“刚出锅的,挂的是糖汁儿,能不烫嘴吗?”

“你慢点吃。”

“嗯嗯。”

阖家团聚的好日子,蒙顶山上朱家父子也在吃晚饭,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凝固,朱文峰埋头吃饭,偶尔抬头,小心观察他爸的眼色。

“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