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张钦一边吃荔枝一边说, “干脆我家院子里也种些果树算了,反正我爸说这几年不会走。”

陈静也想种,扭头问穆清,“你家果树从哪儿买的?”

“我们家邻居张奶奶家的儿子当初帮我们找的, 都是长成了的果树, 去年移栽养了一年,今年缓过来,就开花结果了。”

穆清说,“夏天移栽果树恐怕不好活, 你们要想移栽,最好问问他行不行。”

“等我回家跟我爸妈商量后再说。”

霍老师走进来, “吃完了吗?吃完了洗洗手, 准备上课了。”

“好的。”

上午去学校混日子, 下午来霍老师家补课, 几个人洗洗手准备学习。

张钦、陈静和沈园先是由霍奶奶上语文课,穆清去另外一边,霍老师给她单独上英语课。

上俄语课的时候,讲到俄国的历史文化还比较简单,毕竟是单一的民族。说到讲英语的国家,那就多了。

从霍老师的英语课上,穆清才知道世界如此之大,在地球的另外一边,有那么多富强的国家。

以前她只知道,海的那边都是贫穷的番邦,朝堂之上的大人们从不把这些番邦放在眼里。

如若长期如此,恐怕几百年上千年以后,上辈子强大的中央之国,恐怕也会在相对衰弱的时候被入侵。

学一门语言,不只是学一门语言,从霍老师的课上,穆清开阔了眼界。

等以后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去全世界走一走。

“咱们国家现在想出国很难,以后……以后的事情也说不准,但是咱们要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穆清面露笑意,对这句话笑而不语。

“笑什么?你觉得我说错了?”

穆清摇了摇头,不能说错,她只是觉得,在逆境的时候,这句话特别的提气。

如果你愿意相信的话!

补完课,穆清回家,只见娘亲在后院忙活。

“妈,又去捡菌子了?”

“捡的不多,够咱们娘俩吃一顿。你不去,我捡多了也不好拿回来,菌子放在背篼里都被压坏了。”

穆清端了张小板凳坐过去帮娘亲干活,“那等我周末休息咱们一起去,上午去挖竹笋,等下午山上水汽干了,就去捡菌子。”

“你那里各种竹筐竹篮还多吗?”

“还有些,不过用的差不多了。”

竹筐、竹篮大都装着粮食、蔬菜、水果这些,上次去篾匠家买了五十个,快不够用了。

“明天我去买些回来,夏天要囤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咱们再买五十个竹筐吧。”

“您看着办。”

菌子洗干净,拿了一块火腿切成丁,和野生菌一起红烧,配蒸的白米饭,穆清这样颇有自制力的人都吃撑了。

外面天色将黑未黑,母女俩端了两把躺椅并排放在前院,听着夜风拂过树叶的声音,闭上眼乘凉。

“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