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范子衿没他这么乐观,掏出一本书给他看。

齐浩然翻了翻,问道:“这是什么?”

“兴州府历年粮产,后头是江南的粮产,荣大哥花费了半个月的功夫叫人抄录收集的。”

齐浩然翻开看了看,顿时瞪大了眼睛,“怎么会差这么多?”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临政府户均十亩,日子比江南户均三亩过得还要差?”范子衿叹道:“江南是鱼米之乡,水利之通便是别的地方都不能比的,更比说兴州府了,再说两地的气候和土地的肥沃,兴州府秋收的亩产能有江南一半就算不错了,上次宋智所说的亩产两百斤小麦,那是说的地主家最好的地产出,你觉得咱军队能有这产能?”

齐浩然丢下册子,问道:“那你说四成我们能收多少?”

范子衿摇头,“不知道,还得看朝廷能给多少耕牛,我们地虽然多,但人少,这些地肯定种不完,要是耕牛多,那就能多耕种一些,给军队上交四成是朝廷的法子,表哥可能不会按这个。”

齐浩然严肃道:“大哥不会提高税赋的,他不是这样的人。”

范子衿瞥了他一眼,道:“我没说表哥会提高,但可能会添加一些硬性规定,比如军田一定要耕种多少,永业田一定要耕种多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来年的粮草,不然一旦发生战事,就只能硬征军民的口粮了,那时表哥必定失去人心,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这有啥区别?反正都要种地,他们能种肯定种。”

范子衿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圣上说的收四成那是永业田,军田可是要上交六成的,要是他们全都种永业田,或是对军田粗耕烂种,对永业田精耕细种,那军队收上来的粮食够塞牙缝吗?”

范子衿说的没错,齐修远这几天一直在忙的就是这事,他要制定一个规则,至少能保证军队的供给,又不至于让百姓们太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