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陆珩适合做劳模,不代表所有的研究员都适合呀!

他觉得若是继续没日没夜的工作下去,实验室有不少研究员就该英年早逝了。到时候别说名留青史永垂不朽,连看着华国航天进一步发展的机会都没有,总不能叫年轻一辈折在发展的半路上吧?

他想跟老师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不能吃苦耐劳。

乔助手想到还没处理好的数据,硬着头皮和董教授继续说:“老师,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说的是,能不能……”让陆珩把任务量减少一些,或者把完成任务的时间延长一些。

董教授道:“我觉得小珩做得很好,刚好磨磨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性子,要知道在科学研究方面就没有偷懒,有时候灵感稍纵即逝,正确的模型和数据也可能在休息的时间里错过。”

乔助手:“……”

老师已经完全中了陆珩给他下的蛊,成了陆珩的人。

他好像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董教授又道:“再说我相信小珩是个有分寸的人,他给出的任务量都在实验室的可承受范围中。”

乔助手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董教授说的都是事实,陆珩给出的任务都在实验室的可承受范围中,既能完好的完成任务,也不会叫研究员猝死在实验室,更不会让人有胡思乱想的时间。

他不知道陆珩是怎么把时间把控的如此精准的,但他知道他的‘耳边风’是吹不下去了,他必须得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