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页

吃不完,明年吃陈粮也不错的。

在老周头看来,一年的陈粮味道比新粮还要好呢。

“听说江定村也要这么收,今天已经有衙役去通知了,要不我们也去江定村看看,要是真的,就运到江定村去卖。”

“县衙收的,那,那能给钱吗?”

“放心吧,听说县太爷叫人运了一筐筐的铜钱去了村子里,”说话的村民两眼发光,“县城里早有人传了,说我们这位县太爷和傅县令不一样,他们家特别有钱,不差钱!”

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因为杨和书入住县衙后,出手就特别大方。

这种大方不是指他花钱如流水,而是指,他隔三差五的就下馆子吃饭。

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和别人去吃,都是他结账;出去买东西,自己结账;就连随手在路上招了一辆驴车,搭乘一段路后也掏出铜板来结账。

这一切的一切,落在没有见识的乡下人眼里,那就是新来的县太爷不差钱!

听说的人眼睛一亮,纷纷道:“那明天就去一趟江定村看看,要是县太爷真在那里收粮,那我们也卖给他。”

第484章 公器私用

江定村的确有几个差役在那里收粮,杨和书作为罗江县的县令,虽然带来的下人不多,但能用的人却不少。

反正大过节的衙门也不开门,他很干脆的公器私用,拿出一部分打赏的钱来,直接征用了衙门里的差役。

甚至县里的主簿,书记等都被他拉了出来下乡收粮去了。

至于县衙哪来这么多的钱,那当然是他先行垫付了。